各类文体知识一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87684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文体知识一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各类文体知识一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各类文体知识一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各类文体知识一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各类文体知识一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类文体知识一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文体知识一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类文体知识一览一、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2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的记叙文。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表达方式: (1)种类: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2)正确辨别: A.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从对象分

2、:*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或创设一种氛围;交代季节、时令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人物性格形成和故事发生的时代大背景。 b.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B.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和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过程。 C.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3、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D.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 E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用来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 (3)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叙述是为了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 描写是为了生动表现人物或交代背景和衬托人物心情 抒情是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5线索: 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4、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6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7.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略) *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 所谓

5、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所谓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插叙不属于叙述线索,插叙的内容一般只是一个片段,不是情节的主要环节;倒叙则属于主要叙述线索,内容是事件的结构或主干情节中某个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 8修辞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几种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

6、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突出人物性格。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其他修辞:借喻、借代、顶真、通感、呼告、反语、引用、双关等 9记叙中心和详略: 详略得当,能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二、说明文1、特点: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知识性和科学性是主要特点。 2、分类:

7、 (1)从内容上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分: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顺序:时间(包括程序顺序)、空间和逻辑。逻辑顺序可分为: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从部分到整体等。 4、说明文的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总分,分总。 5、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2)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

8、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横比和纵比) (4)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5)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6)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7)画图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

9、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强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6、语言特点:准确、简明 有的是讲究语言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 体现在三个方面: (1)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严密,表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2)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例如:基本上、大约、左右、一般、大多数、极少、通常情况下等词语。(这些词语能否去掉?不能,先结合语境解释,再说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语言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 三、议

10、论文1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2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反驳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证、驳论据 4、议论文的结构: 引论

11、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基本结构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具体)结构: 并列式(横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层进式(纵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5、论证的方法: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6、语言特点: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四、散文1特点:形散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的特色。“形散”是指散文选材广泛,结构灵活,内容丰富。“神不散”是指散文自始自终紧扣一个中心,有鲜明的

12、主题,材料组织井然有序。 2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狭义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

13、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借景抒情的目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

14、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3.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五、小说1特点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人物人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塑造人物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可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也可杂取许多人的特点合为一个典型人物;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塑造人物的手段:描写人物外貌、心理、语言、行动;可以概括介绍或具体描绘;可以正面着笔或侧面烘托;在文中可适当插入议论或抒情;细节描写或白描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情节故事情节的作用: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的来源:源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