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7645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66页)(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篇一: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作总结“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工作总结饶阳二中我们认真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按照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方案,有组织、有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指示精神,积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方案,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原则,提高针对性,加强指导性,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和可持续性发展。二、具体工作(一)完善组织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宋京生亲自负责

2、,副校长崔兵浩主管,教务处具体实施。领导机构健全,责任清楚。(二)实施目标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具有更完善的人格修养,更远大的理想追求,更宽广的胸怀,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的愿望,能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勇于进取、创新,敢开先河,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群体水平,促进整体优化。(三)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倡导、弘扬无私奉献和勇于

3、创新精神。2、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了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意识,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学校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打造高素质教师群体,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思路1、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络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依托,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全面铺开,实现互动双赢的专业发展模式。在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络过程中,高婷瑛、王光辉、黄素色等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各项工作能够落实到位。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创造契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派教师出去听、评课、研讨

4、等,派部分学科教师到兄弟中学备课,向先进学校教师学习,广开渠道,八方吸纳,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研处常老师等组织相关教师先后到多次其它兄弟学校进行听评课交流,起到了极好的作用。(2)分层推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按教师的教龄成长历程及能力划分层次:A、(1-3年)试教期教师:给予热情鼓励,让新生力量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并实施具体帮扶,搞师徒结对子活动。从人格魅力的熏陶,到教法、学法指导等,以老带新,促进了新生力量的迅速成长。B、(3-5年)发展期教师:主要是成熟骨干阶段,以省市区骨干教师为引领,以示范课为载体,深入研究学法、教法,以承担科研课题为依托,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意识。C、

5、(5-15年)成熟期教师:采取给任务、压担子、造名师的办法,努力创造契机,坚持走出去,拓宽视野,为成就名师蓄势。D、(15-20年)倦怠期教师:采取了多体贴、多关怀、多理解的情感倾斜方式,重启动力源,纵向推动,以青年教师请教,领导关注为轴心,促使其焕发青春活力,同时,横向联系,渲染造势,促其奋进与拼搏,形成了自主提升。E、(20-30年)更新期教师:中老年教师的知识储备急需充实与更新,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是个盲点区,对信息技术了解甚少,不会操作,与新课程标准格格不入。对此,我校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开展了短期培训,开展了计算机全员培训,如“校园博客站”的访问方法等,针对教师所需,进行了个别培训

6、,单个辅导。使计算机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络基础知识、电子邮件等为广大教师所精通,切实满足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3)培训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中层以上领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宋校长“提高研究问题的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崔校长“提高备课效能的方式、方法”及“听百课、研百题的指导方略”等。对学校教科研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主任、王主任、黄主任等领导以及各学科教研组长等等重量级人员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柱。(五)以教育科研为支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按照新课程课改要求,积极倡导教师做“研究者”,积极承担课题,学会教育科研,成为学科知识专家、学科教学专家。1、鼓励立项、开题,进行教改

7、实验,并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2、以教研组为载体,纵向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学科组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特别是劳技、音乐课等,深受学生的好评。3、以学科组为核心,横向发展,形成了学年组、学科组之间的良好的竞争态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4、实施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积极参与课题立项活动,成为课题总负责人、总设计师,我校课题立项参与人数众多、态度积极。5、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1)坚持听、评课活动。每学期教师听评课达30节以上,提倡互听、互学,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期末纳入考核之中,强调过程,检查听、评课笔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并整合了团队智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8、2)“名师”工程运用科学发展观,把现实与未来和谐地统一起来,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积极尝试。我校先后有数十名教师通过努力成长为省县级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3)深入开展师生调研活动为了更好地研究教情、学情,研究师生自主学习、发展、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更具体针对性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促进教师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理性认识。(4)开展了“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论坛”竞赛活动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论坛”竞赛活动,从宣传、发动、组织到结束,历时1个多月,此次竞赛活动,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热烈的创新意识,既有高层建瓴的教学策略,又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既有拳拳爱心,又有教师的良知

9、和沉甸甸的责任,使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真才、实学、美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在这一活动中,先后有多名教师成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赵静娜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侯金燕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赵淑改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赵玉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学科带头人 、年评为省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 宋雅静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李胜军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安玉芝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科骨干教师刘久明 评为市级普通初中学学科带头人等等。(5)重视“青蓝”工程建设与实施培养青年教师,推动后备力量。一批青年教师,成为“青蓝”工程的实践者,他们充分体现出青年教师的良好潜质,通过教学实践,

10、活动参与,有力地敦促和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6)精品课例展示教师的精品课例展示其人生价值,培育精品学生,栋梁之才是其毕生追求。我校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多名老师的优质课被评为精品课例。通过“精品课例”推荐,参评活动,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求精、求好、求新”成为共识,以此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制定了精品课听评课制度,要求每位老师每周至少准备并安排上好二节精品课,大大提高了全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7)“优质”课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选出我校教学能手,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升格和转型,打造和准备一支高

11、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开展了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通过组内评比和学校观摩推选出王兰芳、李苏允、李崎、王翠莎、王宗台、赵玉、赵艳冗、高继敏、乔建营、安玉芝、张丽彩、张晓明、高鉴、李远等一批优秀教师。(8)上好活动课上好活动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开发智力,在愉悦中增长知识。(9)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骨干教师赵静娜、侯金燕、赵淑改、赵玉、宋雅静、李胜军、安玉芝、刘久明等等老师周周都有示范课。全员参加听、评课活动。此活动,重在示范与引领,做课教师实实在在,听课教师认认真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切实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10)打造“精品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通过打造“精品课堂”开放日活动,敞开门教学,全

12、员、全日开放,请上级领导和家长来校听评课,教师课后互评、反思等,搭建平台,广泛吸纳有益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平台。(11)参与市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我校音乐、美术、劳技学科,组织了“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优秀学科组”评选组进行了综合评选工作。此次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争先创优、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2)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和成绩跟踪反馈工作通过学科竞赛、成绩跟踪反馈工作,有效地折射出教师的教学工作,既是对教师教学的正确评价,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鞭策的有效媒介。6、重视整合团体智慧,促进教师发展实践证明,发挥团队优势是促

13、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1)加强了集体备课坚持以教研组为核心,以备课组为单位,加强了集体备课活动。同时,备课形式又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改革。除有中心发言人、书面材料、随机研讨外,还要走进课堂上引领课,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团体智慧作用于课堂教学。(2)加强了互动研讨相关学科组之间,教研组内部听评课活动等,共同研究教学中呈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如:新课标与双基教学关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支点问题,思维能力训练中发散思维的放与收等。(六)加强了对教师叙事研究及征集工作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叙事研究工作,学期初,认真布置,积极提倡教师的叙事研究,要求有独到感悟,以教育理论为依托,有教学实践为支

14、撑,是经过教师反复论证的宝贵经验和理性认识。(七)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硬件环境我校备课室、微机室,接入了宽带专线,班班有电视,还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美术室、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同时,积极为教师购买学习资料,支持教师学习、篇二:淮北师范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教师发展为本,育人质量为先;彰显职教特色,创新师培模式淮北师范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XX年,我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XX-XX年)和安徽省职教大省建设规划(XX-XX年)精神,以市教育局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教师资XX19号)文件为抓手,以提高教师

15、专业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抓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以抓师德建设为动力,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教师继续教育、培养培训和专业发展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锻炼和成长了一批骨干教师,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科研活动及成效显著,形成了“职教特色”,非专业教师在专业置换上打下基础,专业教师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高,骨干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突破。现对照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一、建立管理机制,工作有落实学校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办学重点,校领导以发展的眼光、有远见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以校长、书记肖山任组长,副校长陈若海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处室通力合作共管齐抓的运行和督导机制;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