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7576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完整版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本套技术包括4张VCD光盘+1本教材,售价160元。1、人工种出羊肚菌2、羊肚菌成就财富梦3、揭开羊肚菌的神秘面纱-上4、揭开羊肚菌的神秘面纱-下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羊肚菌是稀有食用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 效。过去,羊肚菌全靠野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已经实现人工栽培,以缓解市 场需要。1. 配制栽培料。栽培料配方: 农作物秸秆粉、麸皮20%、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腐殖土 3%; 木屑75%、麸皮20%、过磷酸钙1%

2、、石膏1%、腐殖土 3%; 棉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 3%。以上3种配方,任选1种即可。料水比为1:,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含水量调至 60%。采用17cm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600g,然后在 100C条件下灭菌8小时,灭菌后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 2225C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进行栽培。2. 室内脱袋栽培。菇房消毒后即可进行栽培。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再铺3cm厚的腐殖 土,拍平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每平方米床面可排放塑料菌袋40 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

3、1次,然后覆土 35cm,覆土后表面再盖2cm厚的竹叶或阔叶树 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一般南方地区3月10日至4月20日之 间出菇最佳。羊肚菌出土后710天就能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 时就可采收。3. 室外脱袋栽培。选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1520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水或轻浇 水1次,并用10%石灰水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和出菇管理方法与室内 栽培相同,只是底层不可铺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4. 病虫害防治。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期都会发生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注意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 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

4、菌、杀虫处理。后期若发生虫害,在出子实体之前可喷除虫菊或 10%石灰水。5. 加工。加工方法主要是晒干或烘干。在进行干燥时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可用烤烟 房烘干或在阳光下晒干,不能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分等级在塑料袋内防潮保 存。【栽培】生物学特性羊肚菌丝体在多种真菌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菌丝生长期间,4月及5月上旬平均温度分 别为10-11C及13-14C,而子实体发生盛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温度12C。 子实体生长时,森林内空气相对湿度约80%,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0-50%。羊肚菌生长的 适宜Ph略高于一般真菌。土壤的酸碱度(pH)。培育技术人工栽培一般采取菌土接种和子实体接

5、种两种方式。菌土接种:在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在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cm见方、厚约7cm的土块,移植到与取 土不幸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进入梅雨季节去掉覆盖 物。子实体接种:取子实体切成4片,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 土,留一小部露出地面。上盖少许叶,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实体接种 以秋季易成活。【性状】性状鉴别(1) 羊肚菌菌盖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钝圆,长4-8cm,直径3-6cm,表面有多数小凹 坑,外观似羊肚。小凹坑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棕褐色,直径4-12mm,棱纹黄棕色。菌 柄近圆柱形,长,直径2-4cm,类白色,基

6、部略膨大,有的具不规则沟槽,中空。体 轻,质酥脆。气弱,味淡、微酸涩。(2) 小顶羊肚菌菌盖狭圆锥形,顶端稍尖,长1-4cm,直径约;小凹坑多呈类长方形, 长5-10mm,直径2-5mm,淡棕色,棱纹色较深。菌柄近圆柱形,中空。体轻,质酥脆。 气微,味淡。(3) 尖顶羊肚菌菌盖类圆锥形,顶端尖或较尖,长约4cm,直径约2cm;小凹坑多为类 长方形,淡褐色,棱纹色较浅。菌柄黄白色,下部有的具不规则沟槽,中空。体轻,易 碎。气微,味淡。(4) 粗柄羊肚菌菌盖类圆锥形,长约6cm,直径约4cm;小凹坑类圆形,大而较浅,淡 黄色,棱纹较薄。菌柄粗壮,长约10cm,上部渐狭细,基部膨大,直径约5cm。近

7、白 色,表面纵向皱缩,呈扭曲纵条纹,中空。体轻,质脆。气微,味淡。(5) 小羊肚菌菌盖类圆锥形,长,直径;小凹坑多为类长方形,淡褐色,棱纹色较 浅。菌柄长,直径5-8mm,基部膨大,微有沟槽,中空。类白色或淡黄色。体轻,质酥 脆。气微,味淡。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目前羊肚菌主要依靠野生,产量很少,采集困难,市场需求量很大,每公斤高达1500- 3000元,出口价更高,需要大量货源。野生羊肚菌在我国分布很广。河南羊肚菌主产地有新乡,洛阳,安阳等地。从外形上比 较,全国最好的羊肚菌产在山西吕梁地区和甘肃迭部县,主要体现在菌帽大,肉质厚, 菌柄短小,帽黑柄白,尖型饱满,大小均匀,气味香浓,深受国外顾客的欢

8、迎。羊肚菌的生长环境一般不分山区与林地,主要与环境气候条件有关,除气温过高的热带 地区或干燥的沙漠地区不适宜生长外,其他地区都能生长,尤其是低温潮湿的西部地区 最适宜羊肚菌的生长。羊肚菌外观多为尖顶型或圆顶型,长3cm-9cm,粗3cm-7cm,表面布满不规则至近圆型 小坑(蜂窝状);菌柄白色长3cm-8cm,粗2cm-4cm,平滑,中空,基部膨大。栽培注意:温度:羊肚菌生长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生期,4月为集中点,菌丝在3摄氏度- 25摄氏度下均能生长,最适宜15摄氏度-18摄氏度。湿度:适宜在土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营养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要求不严,在50%- 70%均能生长,人工栽培的培

9、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宜。光照:其营养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光线过强会抑制菌丝生长,菌丝在暗处或微光条件 下生长很快,但光线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若覆盖物过厚,树林过密,或 全天太阳直射的地方都不适宜子实体生长。空气: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空气较敏感,氧气过低不会出菇,若空气中二氧化碳 浓度超过03%时,子实体生长无力瘦小畸形甚至腐烂。PH:最适宜。阔叶树下多长羊肚菌,一般在栋树,榆树,柞树,杨树,梨树等果园内,多发现羊肚 菌。主要是利用树叶腐朽后的土质对羊肚菌生长发育有利。还有些山区荫林地带,河 边,沟边,田地旁边,甚至玉米地,麦田,油菜地,窖洞内都会有羊肚菌的生长。羊肚

10、菌大田商业化栽培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通过正规培训后就能掌握,由于投资很 低,很适合广大百姓栽培。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羊肚菌是世界上珍贵的珍希食用菌,属高级营养补品。含有奉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特别是有机错含量很高。在医学上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它功能齐全,香味独特,食疗显着,目前在国内售价很高,在西欧国家十分紧俏, 价格更高,需量较大。羊肚菌过去只能靠采集野生,产量少,采集困难。早在100多年前,英、美、法等国就 开始对羊肚菌进行人工栽培研究,但始终没有长出菇体,到60年代开始利用菌丝体发 酵制做食品和药品;30多年来一直停留在菌丝体生产阶段,对栽培出菇还没有完全

11、突 破。随着食用茵的发展,我国许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研究探索,经过长期不懈的 努力,现巳基本掌握瓶栽、箱栽、盆栽、袋栽和室内外大床等栽培技术。从而使羊肚菌 的栽培由神秘变为简单可行。羊肚菌在分类上属于囊菌亚门,盘菌纲羊肚菌科。是低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为8- 25(C,子实体发生温度为12-22C,培养基湿度为60%-65%,出菇及生长空气湿度在 54%81%,覆土湿度20% ;羊肚菌也属好气型真菌,其子实体发生及生长需要新鲜的 空气;菌丝生长pH值为5-8,其中pH以7为佳;菌丝生长不需光线,子实体生长需要 四阳六阴或三阳七阴。一、栽培季节羊肚菌是低温真菌,一般气温降到20cC以下,8t

12、以上都可栽培,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 说,一般11月份为最佳栽培期。二、栽培方法(一)栽培原料及配方用于栽培羊肚菌的原料相当广泛,如稻草、玉米芯、棉籽壳、木屑 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等都可用来栽培。现举几例: 农作秸秆粉75%,麸皮2岬。,磷肥和石膏各1%,石灰0. 5%,腐植土 3%; 木屑75%,麸皮2帆,磷肥和石膏各1%,腐植土 3%; 香樟木屑60%,玉米芯或秆20%,米糠15%,石膏2%,磷肥1%,腐植土 2%; 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和石灰各1 %,土 3%; 玉米芯80%,米糠15%,石膏石灰,磷肥各1 %,土 2%; 甘蔗渣和阔叶树叶共95%,石膏、石灰和磷肥各1 %,土 3%

13、。以上原料中秸秆应粉碎成屑状,树木枝权应碎成片或块状,玉米芯应粉碎成指头大小。 麸皮、米糠应新鲜无霉变,磷肥选用速效过磷酸钙,石膏选用白色有光亮的。栽培羊肚 菌所用木屑尤以香樟最好。土以杨树或泡桐树根基部土较好,其次是菜园土,应具有腐 植质含量高。(二)栽培方式羊肚菌可采用多种栽培方式,大规模生产可选用袋栽和野外床畦栽培,现 分别加以介绍。1、袋式栽培选用17厘米x33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每袋装干料500600克,拌料前一天将磷肥砸碎过筛,用水溶化,第二天取其上清液去渣,石膏、石灰先与 麸皮或米糠混匀后再加入主料中,土可撒在水中与磷肥水上清液混合加入料中,边加水 边拌匀,加水量按料水比

14、1: 1. 3。料拌匀后装袋、灭菌。常压灭菌6-8小时,高压1. 5公斤/米1小时,取出冷却到22C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菌种,置18; -22C的 暗室发菌,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再继续培养5-6天,使基质中菌丝量增多, 然后脱袋覆土出菇。2、室内床栽羊肚茵室内栽培可搭建五层床架,规格与栽培一般常规食用菌床架相同, 栽培前室内先消毒,将门窗密封,按10克/米的硫磺熏蒸杀菌24小时。消毒后,在 床架上先铺薄膜,薄膜上覆约3厘米厚的腐植土,泥土在使用前应按100公斤用甲醛5 毫升同0. 5%的敌敌畏喷洒。喷药后盖膜密封24小时(泥土在消毒前应晒干),摊晾挥 发药味,用水调湿以手握成团,触之即

15、散。将达到生理成熟的菌栽脱去薄膜后,平摆在床架上,袋与袋间距为1厘米左右,海米 菇床可摆放菌袋40个,整床排满后,在其上覆长3-5厘米厚的腐植土,土上再覆盖2 厘米厚的阔叶树落叶。3、野外畦床栽培 场地选择。根据羊肚菌喜湿、阴暗、低温等特性,场地最好选在树阴下、竹林、葡萄 架下或人工阴棚下,有花花阳光,环境卫生,若有绿化和草坪最佳,土质即保湿又不积 水的土壤较好,周围要有排水沟以防雨天积水。 畦床的建造与消毒。栽培前将阴棚下的土挖深30-6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 畦,在畦周围底部灌注10%的澄清石灰水,同时喷洒1: 2000的除虫菊酯,以防病虫危 害。铺料与播种。羊肚菌即可用熟料栽培

16、,也可用生料栽培。熟料是将上述配方中任 选一种,按比例加水拌匀后,装入编织袋中,常压灭菌8-12小时,取出铺到畦床上,第一层厚为47厘米,料温降到22C,即可播种,菌种以覆盖料面40%-50%为度,第 二层铺8-10厘米,再撒一层菌种,第三层铺料57厘米,海米用种量2-4瓶,播完 后料面覆腐植土 3-5厘米,再在土面上盖2厘米厚的阔树叶,畦上用竹片拱起,盖薄 膜,即可保湿又可防雨。为使增温,可再搭建塑料拱棚。生料栽培就是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直接铺到畦床上,其播种及覆土与上述方法相同。 羊肚菌袋栽即可在室内出菇,也可在菌丝满袋后脱去薄膜,下田平放畦床上,袋与袋间 距为1厘米,并填满腐植土,表面覆土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