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87510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 (本教案第二课时参阅了重庆李向红老师的部分内容)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自读本单元的导读部分。通过读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组的训练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这组课文的方法:要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 2、明确了本组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捞铁牛(板书),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捞)?围绕捞字,同学们想弄懂捞铁牛一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动脑筋思考后,各抒己见,提出以下问题:“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教师梳理,并归纳为四个问题:1.谁

2、捞铁牛?2.为什么捞铁牛?3.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4.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这课学习的目标。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请同学们自已读课文,读后找出和“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对应的段落,并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几个问题排序。(指名同学到黑板上为这几个问题排序,明确事情发展顺序的意义。)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同桌齐读两遍,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写一遍。 5、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资料或同桌讨论解决,再不能解决作上记号。

3、6、同学们到黑板上自由默写生词。个别容易写错的,老师及时纠正(如:淤、舱等)。 7、给生字组两个新词写在课堂本上。 8、布置作业: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 第二课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捞铁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体叙述了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画出这句话。 3、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给“出色”、“工程”、“专家”标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

4、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专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6、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7、八只大铁牛被水冲进了黄河。而怀丙却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请同学们自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8、指名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想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9、可是,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

5、的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每只铁牛重26.1吨,最重的有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怀丙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如“先”)。读后,指名学生说出怀丙和尚为此做了几项准备工作?同桌齐读后共同讨论,各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四步(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意思接近即可。 10、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行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

6、架:(1)、保持平衡(举划船的经历说明),(2)浮力大且一致(接触面积大浮力大)。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是怎样指挥大家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边读边画出文章中表示捞牛动作的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进行换词指导:“铲”与“撒、掀”、“拔”与“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指导理解这种因果关系)。 13、观看课件,理解“铲沙拔牛”的经过。 14、这几句话写清了

7、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真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6、男女分段展开朗读比赛。体会怀丙的聪明才智。 17、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实,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呢?(曹冲称象,上一册积累运用上的挑水过桥等)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出对怀丙敬佩、赞叹的语气。 19、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吗?要是现在呢? 20、布置作业: (1)填空:课后第二题。 (2)小试验: 找一大盆作黄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码当铁牛,准备好绳子和沙子回家做这项实验后,写出实验经过。 15、捞铁牛的教学过程教学教案 捞铁牛的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实录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