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87457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对应学生用书P41)标题知识关键要点方法技巧淡水资源短缺世界、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危害列表分析法耕地日益减少世界、中国耕地资源不足的原因及危害列表法一些矿产濒临耗竭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图示法课前演练1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1)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a淡水资源总量有限: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绝大部分是难以利用的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在无人区或人烟稀少地区降水所形成的地面流水,也未能被人们利用。人类最容易获取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b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受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水资源丰富。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

2、雨量少,蒸发量大,每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人为原因。a不合理开发利用:人们在利用水资源过程中,有时采取了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措施,以致浪费水的现象相当普遍,加上许多地方出现水体严重污染,淡水资源更为紧缺。b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人类对水的需求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发展,以及其他社会用水扩大,供需矛盾非常突出。(2)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争夺水资源,在一些地区还引发国际冲突。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2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总特点:中国水资

3、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a.时空分布不均。总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b.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3)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已备受关注。缺水已经成为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课堂探究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危害。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空间分布、季节分配、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分类具体原因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受夏季风进退和强弱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年际缺水现

4、象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耕地资源东南多西北少,而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人为原因人均占有水资源少人口数量庞大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对点演练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据此完成12题。1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C)地球上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许多地方出现水体污染严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需求量增大ABC D解析:世界上水资源总量并不少,只是可以利用的不多。2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D)A用水量大 B年径流量小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解析:新加坡降水丰沛,但河流流程短,所以水

5、资源严重不足。课前演练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2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a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少。b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各省区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c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d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致使土地退化严重,加上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和施用农药等,使耕地受到严重的污染,更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课堂探究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2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中国用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发展的骄傲,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其压力的具体表现分析如下。原因表现自然原

6、因耕地比重小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耕地地理分布不均东南半壁88.4%,西北半壁11.6%中、低产田比重大高、中、低产田各占1/3人为原因人均耕地少人口数量大耕地不断减少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退化严重土地的高强度利用耕地污染严重不合理灌溉和施用农药3.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和解决关键。对点演练3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是(A)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部分耕地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较多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ABC D课前演练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

7、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2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1)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味下降。(3)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课堂探究 1矿产资源濒临耗竭。虽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手段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但矿产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矿产资源正面临迅速短缺或耗竭的危险。2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发展中国家

8、矿产资源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4。由于世界矿产资源消费量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3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及原因。对点演练4(双选)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BD)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CD)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C拓宽石油进口渠道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解析:据图可知,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生产量的增长速度。20世纪80

9、年代时, 我国石油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自给有余。1996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至2004年时,我国消费的石油大部分为本国生产,少部分进口。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减少对某一区域的过分依赖,可增加我国的石油进口量,解决石油紧缺问题。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石油利用率,减少浪费,可减少石油使用量,这是解决石油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石油化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限制其发展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应对石油危机的重要措施,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不可能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1教材P34思考思考提示: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来说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

10、华北地区地多、人多、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教材P35思考 思考提示:思考1.分析图中的三条曲线可以看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减少,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00年左右时,世界耕地供需平衡,此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继续减少,所需耕地面积继续增加,可耕地不能满足所需耕地的需求,耕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思考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若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可延缓到2

11、010年左右。若按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分别可延缓到2040年和2070年左右。以后又出现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越来越尖锐。思考3.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又能延缓一段时期。翻一番可延缓到2025年,翻两番可延缓到2050年,此后又出现了耕地不足。思考4.不可行。因为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把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延缓一段时间。更何况可供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所以耕地的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3教材P36图3.5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表分析:(1)曲线的

12、斜率(或陡缓)体现了人口变化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速度的快慢。(2)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变化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情况不同。人口数量多的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增长快的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快。4教材P36思考(上)思考提示:我国人口变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趋势与发展前景:(1)历史趋势:自唐朝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2)发展前景:我国人口仍在增长,后备的耕地资源有限,城市、工业、交通等还要占用耕地,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有减少的趋势。教材P36思考(下)针对近年来耕地被占用的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加

13、强法制建设,严禁乱占耕地;在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中尽量少占耕地。5教材P37图3.6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预期寿命图表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消费水平固定在1975年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寿命为20300年;而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寿命只有1080年;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可开采寿命也衰减得较多;目前氟、银、锌、汞、铅等矿产资源已经耗竭,而钨、锡、铜等矿产资源濒临耗竭。读以下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12题。1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A降水量、地形B气温、降水量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D地形

14、、土壤解析:各省区水土配合差异主要与气候(降水)和地形有关。2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D)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平原广阔,但雨季开始晚,结束较早,总降水量偏少,地面径流总量小。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35 题。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C)A甲城市 B乙城市C丙城市 D丁城市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在100 m300 m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相比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故丙城市最符合题意。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D)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由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国深居内陆,降水少,其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