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873267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十七标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目 录目 录1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22.2设计概况22.3基坑回填工程重点难点23、施工安排23.1、工期安排23.2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23.2.1管理层负责人34、施工准备34.1、技术准备34.2、机械设备配备34.3、材料准备45、主要施工方法45.1、工艺流程45.2、操作工艺45.21、基底清理45.2.2、检验土质45.2.3、分层铺摊填土45.2.4、分层碾压55.3、检验密实度56质量要求6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措施67.1、环境文明施工措施67.2、职业健康

2、安全管理措施7中关村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 中关村站主体结构施工图(A版)(BJ411SS04)1.2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QGD0102005)1.3 中关村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中关村站位于中关村大街与北四环路交叉十字路口南侧,中关村大街下方,呈南北走向,场区周围为电子、电脑商城等高层建筑,商业发达。中关村大街及北四环路下方管线重多,涉及电力、电信、热力、上水、天然气、污水、雨水等。2.2设计概况中关村车站设计为地下两层三跨岛式站台,总长179.9m,标准段总宽22.5m,顶板埋深约2.5 m3.0m;2.3基坑回填工程重难点1基坑

3、施工范围位于中关村大街主路,基坑边距主路较近,保证主路交通安全,为施工重点。2基坑内存在纵贯基坑南北及东西的电信管沟,在基坑回填压实过程中保证电信管沟两侧回填土压实度难度较高。3、施工场地本已狭小,且存在电信管沟加剧了场地的狭小,致使施工过程中各种工序间相互干扰,从而降低各种施工机械效率的正常发挥,如何协调成为难点。4、该基坑位于中关村大街主路上,对基坑回填土压实度要求较高。 3、施工安排3.1、工期安排一顶板回填402007.2.262007.4. 61.1 电信管沟施工182007.2.262007.3.151.2 顶板土方回填72007.3.162007.3.231.3 三期交通道改及管

4、线改移152007.3.242007.4.63.2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3.2.1管理层负责人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经理部组织了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李斌成总工程师方朝刚工程部赵大兵质检部张洪锁物资部周 建安质部王德祥施工队领工员:杨凤项目一队队长高扬峰,技术负责人李峰,领工员杨凤,负责车站基坑回填土施工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有关技术人员集中学习有关技术规范和工程图纸。 4.1.2逐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白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4.1.3收集及整理与施工有关的技术资料。 4.2机械设备配备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

5、12台、6m3拖式铲运机2台 压路机:12t 15t 两轮光轮压路机 2台、1台小型压路机。 辅助机械:蛙式打夯机或柴油打夯机6台;平头铁锹20把,手推车8辆 另外配备:2米钢卷尺10把、适量长度20#铅丝或麻线 4.3材料准备 4.3.1提前选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场土方从取土场运入。 4.3.2材料要求: 砂性土或粘土,不得含有草 、垃圾等有机物。在防水层以上500以内回填土采用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回填土使用前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测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密度及碾压遍数等确切参数。土料含水量大致在最佳含水量附近,以保证顺利施工。 4.4人员配备 测

6、工:3人 普工16人 压路机司机3人;铲运机司机2人; 自卸汽车司机12人;机修工1人 ;电工1人5、主要施工方法 5.1、工艺流程基底清理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 分层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收;()5.2、操作工艺5.21、基底清理 填土前要清除基底垃圾等杂物及积水。5.2.2、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各种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提前选好含水量符合要求的土质,含水量要接近最佳含水量 。加强取土场土质含水量测定工作,以确保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按期完成。5.2.3分层铺摊填土 采用水平分层平铺,分层厚度25-30 ,人工夯实的地方摊铺厚度2025。不同用土水平

7、分层,以保证强度均匀;透水性差的土如粘性土等,一般应填于下层,表面呈双向横坡,以利于排除积水,防治水害;同一层有不同用土时 ,搭接处成斜面,以保证在该层厚度范围内强度比较均匀,防止产生明显变形。在防水层以上500范围以内需分层填以透水性差的粘性土。施工时由自卸汽车把土运至基坑两端,由铲运机把土填料运到位并粗略整平,摊铺路线从南北进土向中间摊铺,注意虚铺厚度。 不宜用机械摊铺的地方辅以人工摊铺。施工时派专人指挥机械施工确保摊铺层厚度。填土高程至原有路槽标高。5.2.4、分层碾压 用压路机分层压实操作时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压实时,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轮宽的1/3 ,保证压实均匀,不

8、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配合人工推土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电信管沟两侧填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位移或破坏管道应在管沟两侧各500范围内人工填土逐层夯实,并有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米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人工夯填土,用6080的木夯,由48人拉绳,两人扶夯,举高不小于0.5米,一夯压半夯,按次序进行。大面积人工回填,用压路机实,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米,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米。基坑南北两端与原有路基连接处做成宽1m,高2025的台阶状,以便与填土更好地连接。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粘性土用环刀取样,砂性土用灌砂法取样,测出土的最大干密

9、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填方全部完成后,应拉线找平,凡高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及时铲平,低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用齿耙翻松后补土夯实。每层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施工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应尽量选在无雨天施工。若已填好的土遭到水浸把稀泥铲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电信管沟两侧分行碾压,东北角处电信管沟以下场地狭小以小型压路机,适当减少分层厚度碾压同时辅以蛙式打夯机夯实。压路机碾压运行路线如图1 图15.3、检验密实度设计密实度要求:防水层以上500 范围内压实度 为93% ,500以上至原路槽高程压实度为95% 。每层夯填结束后,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实度。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

10、按基坑50m或基坑面积为1000m2时取一组,每组取3个点;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25m或基坑面积为500m2时取一组,每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其中中部和两边各取2个;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适当增加点位,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采用灌砂法检测,达到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电讯方沟以上0.6m分三层,铺土用蛙式打夯机或木夯夯实。密实度计算公式K= r/rgr=rw/(1+0.01w) 式中:rw_土压实后密度(g/cm3) w_土的含水量(%)rg _由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6质量要求 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面垃圾等杂物;保证基面无积水。 2、基坑回填应分

11、层、水平压实:在电线管沟两侧应水平、对称同时填压;回填高程不一样时,应从低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一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得大于1米,高度不得大于0.5米。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入。 3、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 、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压实度等;密实度参考见下表 基坑回填碾压密实度表基础底以下标高(cm)最低压实度(%)快速和主干道路地下管线06096/9896/986015095/9695/96150以下90/9390/93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环境文明施工措施 7.1.1、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

12、沉淀池和简易洗车装置,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洗车污水井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7.1.2 、土方运输必须用密闭式运输车辆,不超载,避免运输中遗撒。 7.1.3、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用密目网覆盖,避免大风造成杨尘。 7.1.4、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认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7.1.5、施工垃圾定期清理避免污染环境。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7.2.1、基坑和管沟回填,应注意检查槽壁有无塌方现象,下坑人员 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7.2.2、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 防止结构顶板不均匀受力。 7.2.3、基坑回填,用车辆运土时, 应对跳板、便桥进行检查, 以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安全,车与车的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米。用手推车运土回填,不得让车自动翻转卸土。 7.2.4、蛙式打夯机使用前应对各个部分进行认真检查,电机及接头应有良好绝缘。夯土时应由两人操作,一人操纵机械,一人拉持电缆,操作人员应穿绝缘胶鞋、代绝缘手套。操作时夯前严禁站人,多台机同时操作时应相距5米以上。停用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 7.2.5、压路机启动前先检查油路和传动装置、启动其是否完好,非作业 人应远离作业区,先鸣号好后开行。工作结束后压路机应停在平稳处。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