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87242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一: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识别角。通过制造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 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 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遭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预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

2、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按照本人的理解自由答复,可能会答复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 师:“角”有时特别的调皮,常常藏在我们四周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如今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按照学生答复老师在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

3、?(按照学生答复,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如此的!(板书: )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构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刚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点? (引导学生答复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

4、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本人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受?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受?(学生汇报感受: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特别光滑特别直的) 3、学惯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如何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 本人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本人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刚看到特别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 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 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

5、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 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 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本人的小手做一个角, 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老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留意让学生 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能够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

6、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觉察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心,事实上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 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老师和几名学生比拟,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拟,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 如何样明白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刚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

7、,看看你觉察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觉察两个角一样大) 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 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三、稳定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老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征询: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如此漂亮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忆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明白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篇二:第七届优秀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重

8、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六小 刘明琼 邮箱地址:lhlxlmq126 (“礼让三分”三段教学法是我校特色课堂教学方式。“礼”为核心,构建亲近、互敬、有序的课堂特色文化。“让”是目的,让学生成为主人,让老师专业成长,让课堂和谐平等。“三分”是主体:“立足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时间三分:老师讲授占三分之一的时间,课堂环节三分:联连看、对对碰、泡泡堂”。)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拟角的大小;能识别角和用尺子画角。 2、才能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

9、拟,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抽象思维才能,开展学生与同伴合作处理征询题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惯用本人的语言表达处理征询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的;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亲切联络,并在探究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构成角的正确表象,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那么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联连看。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

10、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征询:“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按照什么来猜想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场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 对碰一:联络实际,找角 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师:你觉察了什么?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抽同学汇报,表扬觉察角的小孩。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特别细心,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多地点有角,在我们四周,就有特别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

11、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的,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四周找角,同时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表达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制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时机,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本人的时机;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觉察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奇异,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本人四周,使学生感遭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切联络,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

12、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如此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刚同学们指的不确实是如此吗?想想看,如何样才能将你想的模样完好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如今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确实是如此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如何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

13、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因此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老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本人觉察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 (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14、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 1做角。 师:刚刚我们通过本人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如今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本人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学生本人动手做一个角,征询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努力构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体会角的大小。 (1)老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觉察角如何样了?如何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如何样,如何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确实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本人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

15、,老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特别多的角应该如何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刚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本人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拟的大小作好预备。 3比拟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老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老师的角比。如何样?(学生答复) (2)重叠法。引导学生观察刚刚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学生想方法比拟,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稳定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老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老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把角的边剪短,考虑:如此的角小了吗? 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