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87224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过程和方法:3、在诵读、欣赏中,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懂得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反复诵读,理解黄山三大名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具准备:课 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看视频,欣赏黄山风光。2、导: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于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

2、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这节课就让不过我们走进近黄山奇松,欣赏它们的丰采。(板书课题)二、细读课文,领悟三大名松的奇特1、在文中找出分别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2、品味迎客松 (1)指名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2)圈一圈突出表现迎客松奇特的词语。(3)交流:(课件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谈谈对“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等词语是怎样理解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接宾客的到来。)这句话作者突出了一个“迎”字,找出这些词语。发挥想象,迎客松会跟游客说什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结本段学法:读句子找词语读句子感奇特。3、使用学习迎客松的方法,自学陪客松、送客松。4、交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小结:三大名松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辞别!真是奇松啊!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在一起把读一读,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三、学习最后一段1、引读,看视频欣赏千姿百态的黄山松。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说黄山奇松。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渗透写作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为黄山设计广告语。3、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1)、点面结合(2)、总分总的结构(3)、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五、结束语: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很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能够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能够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板书设计:黄山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