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7214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材料xx 初级中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依照 xx 县申报、考核、命名省、市、县级文明单位实施细则和 xx 市示范中小学评估标准的整体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近期创建规划。一、总体目标1、XX 至 XX 学年度。学校各项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实验实践课建设,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抓好新教材培训工作,建成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化的学校,实现省级文明校园的创建。完成普九达标任务。2、XX 至 XX 学年度。进一步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努力建成省级文明校园。3、XX 至 X

2、X 学年度。积极创造条件增强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坚持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成学校局域网,增高办公自动化程度。形成课堂、网络、图书、多媒体等协同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格局。二、总体特色办学宗旨: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文明校风 1 校训: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办学特色:管理严、质量高、素质强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民主理校,教研强校三、主要措施1、组织与管理积极探索和实施学校内部管理创新,加强民主监管,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以集体智慧和能量,推动学校在管理、质量、声誉、效益等各方面的进步。以人为本,挖掘教师潜能,调动一切可能因素服务全局工作。实现学校管理模式

3、,管理制度及评价系统等的革新与创新,向合理、科学、高效、序列化程度上的深度转换。2、课程实施首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规定的必修课程。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 使教育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要求,可适时适地开设有关农业生产上的技术课程,体现农村中学应依附的农业性, 形成具有浓郁地方性质的鲜明办学特色。创造条件地开展一些具有一定实用性,针对性的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并尽可能推出成果,分步实施。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活跃并起决定性因素。因 2 此,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和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及教学研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三年学校依然把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做为校本

4、培训的核心任务。大力实行“135”工程,即对刚毕业师范生及青年教师采取一年入格,三年合格, 五年成风格培养模式。 加 快骨干教师培训和稳固工作,为学校长期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强基固本。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校一来采取严把进人学历关,调进教师必须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二来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拓展和创造进修渠道,制定必要的优惠激励政策。预计XX学年度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消除中师学历层次。本科学历教师达30%。4、学生的发展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新的教育形势下,要充分分析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多元化思想的存在和应做出的积极应对措施。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

5、素质, 又要创造条件给不同爱好的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存能力的培育和引导。同时还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交往、生活生存等能力在学生成长中的渗入。5、学校环境与办学条件近三年来将借“普九”东风,抢抓机遇, 继续加快学校基础 3 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步伐。创造条件完成“普九”首批达标的任务。着力做好以下事情。(1) XX 年完成学校校门、围墙的兴建任务。( 2)XX年前完成学校操场、 篮球场的规划并动工兴建。 ( 3)开通学校微机室的上网功能, 拓展信息渠道。( 4)师生图书室报刊和藏书册数要逐年增加, 开设阅览室。(5)加大学校整体绿化、硬化步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6)档案的规范和完善工作。6、学校与社会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将成为近三年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流导向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也是学校大发展的先决条件。 为此,学校把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分步提高作为今后至始至终的追求目标。通过努力,到 XX年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绝对人数突破 50 人。综合质量位次力争跃居全县中学行列的中偏上水平。 与此同时, 加强农业技术课程的开设, 使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理论方面知识,造就一批合格劳动者,提高学生生存能力, 以促进并服务当地的经济建设。xx 初级中学二五年四月十八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