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72062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读后感.精品文档.走中国人自己的企业发展之路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有感小教113班杨京京2011210431最近读了姜汝祥博士的差距一书,书中作者提出了对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些见地。作者通过对一系列中国的著名企业与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对比,来谈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 书中作者主要分析了有海尔与GE、联想与戴尔、华为与思科等企业。 书中作者提出,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明白的四个问题:凭什么凝聚人心?凭什么指导自己的业务发展?凭什么获取竞争优势?凭什么扩张业务?这四个问题对中国的企业家们有着不

2、小的借鉴意义,虽然书中许多关于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专业术语比较难懂,可能会在理解上有所偏差,我就粗略谈谈在看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想。30年的改革开放,一批批旧企业消失了,一批批新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了,也有着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开始创业了,他们的未来会怎样我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地明白,不论企业的大小,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长足发展是离不开企业发展战略的。我想,这不仅仅是企业家才需要去关心的问题,对于每个经营者都有着同样的借鉴意义。毕竟,中国企业的未来在我们手中。首先,每个企业都应当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说得直白一些可能就是这个企业优于其他相似企业的地方。比如海尔公司的家电就是他们公司的

3、核心竞争力,即使海尔公司在个人电脑领域投入很多,却无法和戴尔、联想等公司想提并论,但它的家电却是被全国乃至世界认可的。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的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敢于改革和创新。企业转型的例子很多,万宝路收购和路雪,三年后惨败而归;诺基亚却从木材制造商成功转型成通信领域的巨头转型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培养了足够的竞争力。由此,我们不妨畅想一下几年前收购世界汽车名牌沃尔沃的中国民营企业吉利的未来。李书福就通俗地提出“盖两座房子,一个住一间”的战略,在保证沃尔沃拥有原先的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管理沃尔沃。虽然沃尔沃未来的道路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待这次比较成功的企

4、业转型。在中国有许多小企业,就如我的家乡温州就是以民营小企业为特色的温州模式。而这些年温州模式的诸多弊端开始逐渐暴露,许多小企业无法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倒闭,或许我们的企业们可以在经济危机到来前就实现企业的合并。诸多有着相似竞争力的企业合并共同开发,将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共用,既节约资源又提高效率,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在各自领域立足。我非常同意作者在书中阐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的观点,核心竞争力就像是一根标杆,或是说企业对自身明确的定位,这也是当今中国的企业所欠缺的。而我也认为,对自身正确的定位是企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根基打稳了参天大厦自然是水到渠成。然而在此,还想说说我对书中作者观点的一些

5、不同看法。书名用“差距”二字命名不难看出,作者在看待国内外企业发展策略时对国内企业的定位。 不得不承认,在当今体制下的中国企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健全,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或许是我们的民族缺少自身的信仰,体现在企业理念和价值观上我们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缺点。联想公司在发展中有一位不可不提的企业领袖柳传志。作者在比较联想和戴尔企业的文化理念时就认为,联想公司将柳传志的“语录”标准化为公司的原则,这种神化企业领导的结果必将是作茧自缚。IBM、戴尔等公司却有着比较高远深刻的企业信念。而我却认为,作为中国本土难得的IT巨头,在发展环境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

6、我们需要有着卓识远见的领导者来领路。并且,不难发现柳传志的“语录”并未偏离企业发展的核心要求,而他的表达更加浅显易懂、更加人性化。或许,联想的每一位员工正式在他的话语中建立起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或许,在发展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我们仍旧需要这样有着决定性作用的领导者。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苹果公司的崛起离不开乔布斯的个人领导的作用。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而每位员工所接受的文化氛围也不尽相同,如果要求中国的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信念和价值观靠拢,是不是真的就适合我们了呢?而我认为,只要守住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任何的企业信念和价值都无优劣之分。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了解到了许多世界一流企业先进的战略思想,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企业的一些差距,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中国的可喜成绩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企业发展战略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世界一流企业的经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有更加辉煌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