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7102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学案”式 课堂教学模式再探四会中学 乡洁珍内容摘要: 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谈“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做法。关键词: 学案式 高效 教学模式通过学期初关于“探索优质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学习以及整个学期关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现在有以下感想体会。学期初学习了“高效课堂”的有关资料和观看了相关的课堂实录后,参考学习录像课里的“指导自学”的特点,可以尝试采取“学案”式教与学:课堂上先要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和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先看书自学(710分钟;然后教师提问检查,有针对性的点拨分析,适当拓展教材(1015分钟);再提出探究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约

2、7分钟)升华课堂教学内容。由学生向老师提问,教师点拨回答(8分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说说这个模式的具体做法。一、先设置一个高效的“学案”,步骤如下:(一)、 选一本好的辅导资料,里面设有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结构线索。(二)、 设置一个适度的知识系统框架。参考其知识结构、线索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现状,由老师拟定一个适度的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部分让学生做学习笔记,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学生概括的份量。(三)、设置自学指导,包括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根据每一节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事件起因:如

3、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项、过程、标志、特点等;事件的影响:如性质、作用或影响、意义、经验、教训等。将这些要素分点列出,后面预留空格,作为学生自学笔记。学生以此指导自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教材相关内容加工浓缩,整理记录在“学案”相关条目上,巩固掌握知识的效果。(四)、技能及理论运用。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各种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或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对比,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二、高效“学案”

4、式教学的课堂操作:(一)、助学与检查: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自学预习中没完成的内容。接着,采用提问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老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如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学生概括为:(1)、主观:中共不成熟-右倾-放弃(2)、客观:中外联合-国民党背信(3)、教训:领导权、武装。这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学习技巧。(二)、检查和指导: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老师自己设计题

5、目,用问答、探讨、辩论等方式进行运用能力的训练。先让一些同学上来解答“学案”中的思考训练题,再让另一些同学加以补充或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在一些问题上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据,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辩论,互相促进。同时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适当进行点评总结,在传授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如:对南京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学生有认为是“卖国”、有认为是“策略”等等。学生从时代背景、中国各政治力量性质及实力的对比,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既不能说是卖国,也不是正确的策略,而是反映了革命派没有认识到帝

6、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三)、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提出自己的问题。所提问题可以是学前想到的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感发现、设计的。对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不要急于解答,可先反问学生:如何想到这个问题?思路或目的是什么?接着,让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回答,再由设题同学说明,到适当的程度,老师才介入讨论或指导、点拨。对学生提问题要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如在学习美国内战部分,学生提出:美国是最早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老师问:为何得出这一结论?学生指出内战前美国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矛盾的史实。老师再鼓励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老师还适时提示:从背景、形式、内容、影响各方面来分析,中、美的“一国两制”有何异同点?在组织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联系高考试卷中契丹实行“两制”的材料题,指导学生初步得出认识:“两制”不局限于什么国家、什么时代,它是由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决定的。最后是课后反思,总结,及时调整对下一个学案的设置,突出“学案”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参考文献:初中历史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小议历史“学案”式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