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6948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引言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 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 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人口基数庞大、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环境污染蔓延与自然环境恶化等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在小步提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表现出力不负荷的症状。但是,资源、 环境与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 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在体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可持续发展分解为三个层面,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历史

2、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产生并强化,另一方面又在经济发展中弱化, 甚至消除。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敏感主要来自于自然方面的因素, 经济发展对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灾害主要是防御和适应,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地位。进入工业社会后,人口增长、 工业发展、城市兴起,经济增长经常导致环境变化,无节制的经济利益追求又经常导致社会资源枯竭。因此,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产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及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前

3、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 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 资源短缺程度变得越来越严重, 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放弃发展经济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模式也不符合现阶段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 如何协调经济和资源环境, 使其相互支持, 促进整个系统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2.1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1)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 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

4、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 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 随着经济增长, 人口持续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 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2) 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是资源的载体; 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 并将其净化处理, 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 当经济增长过快, 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

5、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后, 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 导致资源破坏、 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使生产效率、 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 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3) 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 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 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 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 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 才

6、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可见, 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 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 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正面影响)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2.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1) 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活动具有两个鲜明特征:其一, 它是一种与人类共生共存的活动。 其二,它在本质上一种

7、生产活动。 如果说第一个特征告诉我们, 开发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那么第二个特征则一针见血地指明了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生产意义。 生产实质上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 并直接体现为对待特定劳动对象的改造, 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劳动对象更多的或全部以资源的方式存在因此, 生产活动与资源有着天然的、 密切的联系。 也可以说, 资源 与经济密不可分,资源影响制约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影响资源的开发。但是, 人类对于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存在必然联系。 1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库兹涅茨指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所阻碍

8、。理由是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可以从别国进口。 如日本、瑞士、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增长的速度快,资源非常缺乏。但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 年在 增长的极限 一书中提出, “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 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 2 (麦多斯增长的极限 )可见资源对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 水、 森林、 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 经济的发展是资

9、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 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 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 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其次,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就不可能有任何经济的物质的生活, 就没有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 也不会有社会经济制度及其运动。 人口数量的多少,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数量相对经济需要过

10、多或过少, 都会导致劳动资源的浪费或劳动工具的闲置,延缓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恰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则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人口素质的提高,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合理、密度适宜,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产的发展。(2)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是资源的载体; 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 并将其净化处理, 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 当经济增长过快, 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

11、能力后, 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 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 导致资源破坏、 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下面简要的论述一下这方面的关系。第一,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 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 自然规律是无情的, 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 重大的洪涝灾害, 雪灾旱灾等等很多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结果。 而这些灾害除了给灾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毫无疑问会直接导致灾区经济受损,生产受阻, 流通受阻, 进而导

12、致供需不平衡,经济的不稳定。第二,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同时环境容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经济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 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地影响, “环境容量”是反映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能力的指标, 它是一个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制约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指标。 国际研究表明, 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靠四类资本: 人力资本、 金融资本、 加工 (实物)资本和自然资本。自然资本除了自然资源以外,还包括环境容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污染物的排放超出环境容量,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且难以依靠自然的力量

13、自动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就必然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通过人工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则将付出大于收益几十、 几百倍的代价, 而有的环境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将永远难以恢复。第三,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依赖的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开发中清洁的无污染的生物能将占很大的部分。 已经被应用于实际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给工业和能源方面带来了很大福音。 未来的生物能开发中生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将会起决定性作用。 谁拥有好的生态, 谁就拥有未来,就有经济持续的发展。 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基因库, 是经济增长的法宝。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环境

14、保护,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住有利地位。第四, 人才是 21 世纪最可贵的资源。 而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空气污染, 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瘟疫蔓延.等等环境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重病和死亡。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做保证的情况下, 人才从何而来呢?人才怎么能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 管理和科研上呢?经济发展该指望谁呢?事实表明,环境污染不仅仅对当代产生影响也会危及后代,环境污染物质可使生物发生遗传突变和胚胎受到影响, 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要发展经济我们需要人才, 然而当环境污染达到这样的程度, 我们连畸形儿的出生都无可奈何的时候, 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才,创造人才呢?经济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决定了我

15、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3) 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 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 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 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 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 才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可见, 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 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 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正面影响)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3 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3.1 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 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发达国家所走的发展模式是“高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