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866261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 )。 A色彩线条音响 B音乐美术雕塑 C音乐绘画形体 D色彩形体声音 2( )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对称 B比例 C匀称 D平衡 3欣赏艺术美,要学会通过具象的画面、形体,去感知和体验埋伏在具象内层的( )意味和情趣。 A抽象形式 B逻辑概念 C情感 D道德 4外来文化的根本特征是( )。 A含蓄空灵奇异 B

2、奇异抽象含蓄 C奇异征实逼真 D奇异逼真抽象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 5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答:错。3分 因为性质指的是根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二者亲密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4分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详细、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4分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4分共15分。 6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 答:对。3分 艺术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其每一个环节都与审美体验亲密关联。3分对于艺术创造而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3分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3分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

3、必展开阐述。每题15分-共30分 7为什么说符号理论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答:第一,创造何使用符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4分) 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理论的根本内容;4分 第三,人类通过符号表现其理论的“有意识”性和“自由自觉”性;4分 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详细可感的符号系统中。3分共15分 8如何理解美育的详细特征? 答:美育的详细特征是兴趣性、感染性和多样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独特形态。6分美育的兴趣性,是指美育的施行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兴趣的激发和满足。3分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以理

4、服人而是以情感人。3分美育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美育在时空上灵敏自由,在个体针对性上显现差异的特性。3分共15分。 四、综合阐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阐述问题0 24分 9结合实际情况阐述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开展的意义。 答: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承载着最丰富的人类审美文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理论形态,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以促进审美开展来推动青少年理性和感性的全面协调开展,对于青少年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6分 首先,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开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例如通过欣赏艺术的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形式感,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感悟才能。

5、而亲身投入一些艺术创造活动,那么会直接在创造理论活动中进步和开展他们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才能a多欣赏中国书画,可以深切领悟中国文化的“线的艺术”之美妙,经常欣赏音乐、舞蹈,对节奏、韵律会有更准确的把握。6分 其次,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艺术作品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会对青少年的心灵塑造和精神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风景画使人领悟自然的美妙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描写人物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启迪对于人性、人生、社会的认识,艺术可以鼓励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谛,帮助青少年自我审视,发现和理解自我情感和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6分 同时,艺术教育可以开展感性,从而全面促进青少年审美才能的开展。艺术符号具有表情性特征,它可以承载和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通过对艺术的直觉体验和情感交流,可以促进感性才能的生成和开展,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和交融。6分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根底上独立考虑,对判断题、阐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考答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情况给高分。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