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86568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塔的一般结构及吸收操作的流程。2.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3.掌握总传质系数Kx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4.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先用吸收柱将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后(并流操作),送入解吸塔再用空气进行解吸,实验需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吸总传质系数Kxa,并进行关联,得Kxa=ALaVb的关联式。同时对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在双对数坐标系中P/Z对G作图得到一条斜率为1.

2、82的直线(图1中的aa线)。而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时(c点以前)压降也比例于气速的1.82次幂,但大于同一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段)。随气速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图中不难看出载点的位置不是十分明确,说明汽液两相流动的相互影响开始出现。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徒(图中cd段)。当气体增至液泛点(图中d点,实验中可以目测出)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图1 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2.传质实验 填料塔与板式塔气液两相接触情况不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主要是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填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法、传质单元法和等板高

3、度法。 本实验对富氧水进行解吸。由于富氧水浓度很小,可认为气液两相平衡服从亨利定律,可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得速率方程式: 相关的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为: 其中, 由于氧气为难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传质阻力几乎全部集中于液膜中,即Kx=kx。由于属液膜控制过程,所以要提高总传质系数Kxa,应增大液相的湍动程度。在y-x图中,解吸过程的操作线在平衡系下方,在实验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水平线(因氧在水中浓度很小)。三、实验装置流程1.基本数据 解吸塔径=0.1m,吸收塔径=0.032m,填料层高度0.8m(陶瓷拉西环、陶瓷波纹板、金属波纹网填料)和0.83m(金属环)

4、。表1 填料参数瓷拉西环金属环12121.3mm10100.1mmat=403m2/ m3at540m-1=0.764 m3/ m30.97at/=903m2/ m32.实验流程图2是氧气吸收解吸装置流程图。氧气由氧气钢瓶供给,经减压阀2进入氧气缓冲罐4,稳压0.03-0.04MPa,为确保安全,缓冲罐上装有安全阀6,由阀7调节氧气流量,并经转子流量计8计量,进入吸收塔9,与水并流吸收。富氧水经管道在解吸塔的顶部喷淋。空气由风机13供给,经缓冲罐14,由阀16调节流量经转子流量计17计量,通入解吸塔,贫氧水从塔底经平衡罐19排出。自来水经调节阀10,由转子流量计17计量进入吸收塔。由于气体流量

5、与气体状态有关,所以每个气体流量计前均有表压计和温度计。空气流量前装有计前表压计23。为了测量填料层压降,解析塔装有压差计22。在解析塔入口采出阀12,用于采集入口水样,出口水样在塔底排液平衡罐上采出阀20取样。两水样液相浓度由9070型测氧仪测得。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测定(1)熟悉实验流程。(2)装置上电,仪表电源上电,打开风机电源开关。(3)测定干塔填料塔的压降,即在进水阀1关闭时,打开进气阀2并调节流量,分别读取对应流量下的压降值,注意塔底液位调节阀6要关闭,否气体会走短路,尾气放空阀4全开。(4)测定湿填料压降 测定前要进行预液泛,使填料表面充分润湿。 固定

6、水在某一喷淋量下,改变空气流量,测定填料塔压降,测取810组数据。 实验接近液泛时,进塔气体的增加量要减小,否则图中泛点不容易找到。密切观察填料表面气液接触状况,并注意填料层压降变化幅度,务必让各参数稳定后再读数据,液泛后填料层压降在几乎不变气速下明显上升,务必要掌握这个特点。稍稍增加气量,再取一、二个点即可。注意不要使气速过分超过泛点,避免冲破和冲跑填料。(5)注意空气转自流量计的调节阀要缓缓开启和关闭,以免撞破玻璃管。2.填料塔的吸收传质性能测定(1)打开氧气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关方向与普通阀门的开关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氧气减压后进入缓冲罐,罐内

7、压力保持0.030.04MPa,不要过高,并注意减压阀使用方法。为防止水倒灌进入氧气转子流量计中,开水钱要关闭防倒灌阀24,或先通入氧气后通水。(2)传质实验操作条件选取 水喷淋密度1015m3/m2*h,空塔气速0.50.8m/s氧气入塔流量为0.010.02m3/h,适当调节氧气流量,使吸收后的富氧水浓度控制在19.9ppm。(3)塔顶和塔底液相氧浓度测定: 分别从塔顶与塔底取出富氧水和贫氧水,用测氧仪分析各自氧的含量。(测氧仪的使用见附录)(4)实验完毕,关闭氧气时,务必先关氧气钢瓶总阀,然后才能关闭减压阀2及调节阀8。检查总电源几各管路阀门,确实安全后方可离开。五、 实验数据(附页)标

8、准状态:T1=20 P1=101.3KPa湿物料流体力学性能测定数据(水流量恒为150L/h)六、实验数据处理序号空气温度T2/空气流量V1/(m3/h)空气的压强P2/Pa压降P/ Pa压差计读数压差压差计读数压差114.042085102010651975199318282120980114020601985753122185920126523452165180416226084514152490220029052023707351635275022505006242495615 1880290023205807282670460221029502490460832287025026203

9、00025005001.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测定组号空气流V1m3/h空气流V2m3/hu(m/s)lgulg P14372.6813.191.1311.25528696.3325.281.4031.875312941.2834.171.5342.2554161122.0040.811. 6112.4605201213.7844.151.6452.7006241266.7244.821.6512.7637281257.1744.481.6482.6628321211.9342.881.6322.700以第一组数据为例:使用状态下的空气流量V2 V2=V1*P1*T2/(P2*T1)V1空气转

10、子流量计示值m3/hT1、P1标定状态下空气的温度和压强KKPaT2、P2使用状态下空气的温度和压强KKPaV2=V1*P1*T2/(P2*T1)=4*101.3*287.15/(1.065*293.15)=372.68m3/hV2=1/4u d=0.1m 可得: u=13.19 m/slgu=1.131m/s lg P=lg18=1.255 填料塔层降和空塔气速关系图2.传质实验:水流量LL/h填料层压降PPa富氧水含量mg/L贫氧水含量mg/L水温150230 12 6.5 20水温为20时,可查得:水的密度为998.2kg/m3 可求得:x1=12mg/L=6.7610-6 x2=6.5

11、mg/L=3.6610-61.单位时间氧解吸量GA L=370 L/h=150998.218=8.32kmol/hGA=L(x1-x2)=8.32(6.7610-6-3.6610-6)=2.579210-5 kmol/h2.对数平均浓度差Xm 氧气在不同温度下的亨利系数E可用下式求取:E=-8.569410-5t2+0.07714t+2.56106 (KPa) =-8.569410-5293.152+0.07714293.15+2.56106 = 1.781107KPaP=大气压+1/2(填料层压差)=101.325+1/20.23=101.44KPam=E/P=1.781107/101.44

12、=1.756105进塔气相浓度y2,出塔气相浓度y1 y1=y2=0.21 x1*=x2*= y2/m=0.21/ 1.756105 =1.19610-6代入数据得:Xm=3.8110-63. 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Kxa (Kmol/(m3h)) Kxa= GA/(VpXm)= GA/(1/4HXm) =2.579210-5 /(1/43.140.120.83.8110-6) =1077.95Kmol/(m3h)4.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L(m) HoL=8.32/(1077.951/43.140.12)=0.983m七、结果分析与讨论由上图看出本次实验前几组比较正确,后几组就不那么准确了。

13、误差存在的可能原因是:1、 与氧气的接触时间不够,吸氧不充分。2、 实验仪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3、 在读数时,数据变化较快,无法精确读取。4、 计算过程中小数点的取舍,也可能导致结果有一定的偏差。5、 后几组流量的变化太小,导致作图时点都聚在了一个地方。八、思考题解答1. 填料塔在一定喷淋量时,气相负荷应控制在那个范围内进行操作?答:水喷淋的密度取10 15m3/m2h,空塔气速则维持在0.50.8m/s左右,氧气流量为0.010.02m3/s左右。2. 通过实验观察,填料塔的液泛首先从哪一部位开始?答:液泛由塔底开始。直径一定的塔,可供气、液两相自由流动的截面是有限的。二者之一的流量若增大到某个限度,降液管内的液体便不能顺畅地流下;当管内的液体满到上层板的溢流堰顶时,便要漫到上层板,产生不正常积液,最后可导致两层板之间被泡沫液充满。这种现象,称为液泛,亦称淹塔。由定义可知,液泛即从塔底开始,由下至上。3. 欲提高传质系数,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答:可以通过提高液体的流速,以加强液相德湍流程度来提高传质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