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86466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一)语文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本试题卷共7页,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西游记为何以神话小说定型竺洪波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

2、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历险记。当然,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西游记则更有理由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然而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却偏偏是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这一?反差?中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最早记载取经史实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辩机执笔),它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大唐初年,国门未开,虽然历史上不乏张骞、班超、朱士行、法显等先贤的?通西域?之旅,但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西域,狭义所指为我国西部领土,广义上则泛指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玄奘大唐西域记所指大约介于两者之间。因为地理、气候、语言、宗教

3、和历史的特殊性,大唐西域记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简直就是微型神话。另一部重要史著是慧立、彦愫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特制圣教序予以表彰,慧立、彦惊为了美化师尊的人格、功绩,又在传记里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仿佛玄奘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取经史实最为详尽,胡适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据目前资料,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正是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莫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就神话渊源而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影响之一是首次加入神话人物。最重要的是首次加入猴行者,替

4、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直接奠定了后世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另一神话人物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他曾邀请三藏法师在天界水晶宫讲法华经,作为奖赏,赐隐形帽、金镶锡杖、钵盂三件法宝。由于猴行者等神话形象的加入并成为主人公,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的变化。玄奘是得道高僧,然终为凡人,以人的思维方式感受世界,所以取经途中所见所闻不过是西域之道里风俗,所历险难也不外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毒虫猛兽的危害。而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他亦人亦猴,亦仙亦妖。这样人物必然有超越常人的生活逻辑:他能腾云驾雾,变化作法,自然灾难不足以第页1成为其对手,故必须引入妖魔鬼怪;为了保证取经成功,他到北方毗沙门大梵

5、天王水晶官求得护法之宝隐形帽、金镶杖、钵盂各一件,这就使作品引入了神;一般得道高僧只是精通佛理而已,既不能长生,又无诸般神功可言,所以取经对象必须是一位若即若离、至高无上的佛主。这样,神、佛、魔三者齐集,作品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了降妖模式。玄奘取经,历难无数,西游记作九九八十一难,历难的主要模式是降妖伏怪。而这无疑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首见。今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可以确定的历难故事为树人国遇妖术、火类坳遇白虎精、九龙池遇九头蠢龙。三难数量虽少,但意义远大。它将历史上玄奘所历?此等危难,百千无以备述?的情形拟人化,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妖魔鬼怪。这三个

6、除妖故事也为后世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了基本类型。胡适认为它是西游记唐僧历难的主要来源和缩影。(节选自2017年04月28日文汇报,有删改)1 .下列对“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理应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却演变成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B.大唐西域记是最早记载玄奘取经史实的一部书,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极像微型神话。C.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美化师尊玄奘的人格、功绩,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它既有的

7、神话品质为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2 .下列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对西游记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加入猴行者,替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直接奠定了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B.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等神话形象的加入并成为主人公,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的变化。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了降妖模式,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妖魔鬼怪,将历难情形拟人化。D.胡适认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唐僧历难的主要来源和缩影,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

8、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B.西域,狭义所指为我国西部领土,广义上则泛指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大唐西域记所指为后者。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他亦人亦猴,亦仙亦妖,超越常人,进而使作品汇集神、佛、魔三者。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树人国遇妖术、火类坳遇白虎精、九龙池遇九头蠢龙三个历难故事为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基本类型。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

9、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

10、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郑上,子亦有不利焉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C.朝迸而夕设版焉D.网秦以利晋,唯君图之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A.佚之狐言于.郑伯日B.夫晋,何厌之,有C.因人之力而.敝之D,吾共还也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以乱易整,不武亡:灭亡赐:恩惠济:救济阙:侵损相同的一组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其孰能讥之乎7 .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1、.晋、秦两个强国进攻郑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为下文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B.郑伯面对烛之武的满腹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首先检讨自己,进而再以国家利益去打动烛之武。C.烛之武不仅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对秦伯晓之以弊,诱之以利,而且还胁迫秦伯与郑国结盟,助郑防晋。D.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此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有着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8 .请把上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分)(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分)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9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

12、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3)羽扇纶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三)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4分)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雪衣公子”是指“”。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泰山-人向天的倾诉梁衡我曾游黄山,却未写一字,其云蒸霞蔚之态,叫我后悔自己不是一名画家。今我游泰山

13、,又遇到这种窘态。其遍布石树间的秦汉遗迹,叫我后悔没有专攻历史。呜呼,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我是乘着缆车直上南天门的。天门虎踞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我倚门回望人间,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渐走渐高,泰山已用她巨人的肩膀将我们托在凌霄之中。我登上山顶的舍身崖,凭栏望去,远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逸俊超拔。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风呼呼吹过,衣不能披,人几不可立。云急急

14、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此时此景叫我感到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再回头看那些象征坚强生命的劲松,它们攀附于石缝间不过是一点绿色的苔痕;那些象征神灵威力的佛寺道观,填缀于崖畔岩间,不过是些红黄色的积木。倒是脚下这块曾使孔子小天下的巨石,探于云海之上,迎风沐雨,向没有尽头的天空伸去。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吸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

15、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有亭可登高望日,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好像上天在它的大门口专为人类准备了一个进见的丹墀,好让人们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看过几个国外的教堂,你置身其中仰望空阔阴森的穹顶,及顶窗上射进的几丝阳光,顿觉人的渺小,而神虽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紧攥着你的魂灵。但你一出教堂,就觉得刚才是在人为布置好的密室里与上帝幽会。而在岱顶,你会确实感到不是在密室而是在天宫门口与天帝对话。同是表达人的崇拜,表现人与神的相通,但那气魄,那氛围,那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天帝为你准备好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这里几乎无石不刻,大者洗削整面石壁,写洋洋文章;小者暗取石上缓平之处,留一字两字。山风呼啸,石林挺立,秦篆汉隶旁出左右。千百年来,各种各样的人们总是这样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地登上这个大舞台,在这里留诗留字,借风势山威向天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志。你看,帝王来了,他们对岱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