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86340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生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一、临床科室应建立健全值班、交接班登记本。二、各科室必须设有值班医师。值班医师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严禁擅离职守,以确保医疗工作连续有效地进行。三、值班医师必须具备独立处理医疗突发事件的能力。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本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不得独立承担值班任务。四、医师应严格按照科室医师排班表轮流值班。节假日应提前将医师排班表上报院办及医务科。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调班换班者,须经科主任同意后在医师排班表上注明。下一班医师未到,上一班医师不得离开岗位。五、临床值班医师负责值班期间全科临时性医疗处置、急危重症患者的观察和治疗、急会诊、新入院患

2、者的诊疗及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等,同时应协助值班护士做好病区管理工作。医技科室值班医师(技师)应做好本专业所负责之各项检查、检验工作(如X光、CT、B超、各种化验检查等),以保证配合临床诊疗需要。六、值班期间严格执行二线医师制,一线、二线医师必须在病区留宿;二线医师接到通知后必须在10分钟内到岗。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处理。一线医师值班期间如因公必须短时间离开病区时,必须向二线医师和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并保持联络,完成医疗任务后及时返回。七、各级值班医师必须保障值班时间内通讯工具畅通有效,随叫随到。如延误抢救诊疗,将予以严肃处理。八、病区每日晨会集体交班一次。在医护办公室,由科主任

3、(含副主任)主持,全科医务人员(包括本病房各级医师、护士、进修生、研究生和实习生)参加交接班。九、交接班要求:1. 每日上午8时准时交接班,非特殊情况不得中途离开。2. 着工作服、佩戴工牌。3. 站立位置: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副护士长)、主任医师并列于主宾席位置,副主任医师、交班医师和护士及其他参加人员对面并排。4. 禁止边穿戴衣帽,边吃东西进入会场,禁止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倚墙靠桌。5. 交班时应关掉手机响铃,拒绝接待来访。6. 交班人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概括、重点突出,运用医学术语,清楚地向与会人员报告病区病人及工作情况。7. 交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与会者可在交班报

4、告后,针对重点问题及疑点提问。十、交接班程序及内容应包括:(一)护士交班:按护士交接班相关要求进行。(二)一线值班医师交班:1、新收(包括转入)病人数量及各病人概要(简要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入院诊断、住院目的等五个要素);2、新收重危病人的主要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包括抢救经过)、病情转归、注意事项、死亡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死亡诊断等九个要素;3、原有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处理经过、转归、注意事项等四个要素;4、原有普通病人的特殊情况;5、围手术期病人(含术后病人、当天拟手术病人)的情况。(三)二线值班医师(包括住院总)交班:对上述一线值班医师的交班内容补充(包括更正)

5、、简要分析危重病人的病情。(四)科主任(含副主任)主持,予以讲评,布置工作:1、根据交班情况,安排当日工作重点。2、传达医院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本病房实际情况,布置工作任务等。3、学习及重温医疗规范及规章制度。十一、一线值班医师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简要记录上述交班内容,二线值班医师或住院总医师修改、审核和签字。科主任或质控员应定期检查交接班记录本。交接班记录本应由科室长期妥善保存。十二、危重病人的接班医师应与值班医师床边交接(简要询问病史、重点验证体征等)。十三、值班医生遇有住院病人的病情发生较大变化、疑难病人或不能胜任的手术,应及时依次向二线医师、主任请示、汇报;遇有医疗纠纷、重大交通事故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科主任、总值班汇报,以求得帮助。十四、病人住院达1周时发生一线医师更替时,需在病程中做好交接班记录。十五、值班医师在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诊视,不得未检视病人而下口头医嘱。值班人员不得在值班期间进行与职业身份不符的活动和娱乐。十六、临床值班医师原则上次日晨会交接班后照常参加本组查房、手术等日常工作,结束后方可休息。节假日值班者在节假后安排补休。医技科室值班休息可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给予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