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塔吊自检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863353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塔吊自检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塔吊自检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塔吊自检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塔吊自检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塔吊自检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塔吊自检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塔吊自检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塔 式 起 重 机自 检 自 查 报 告工程名称:_新世界御岭园3A地块G1及地下室工程 使用单位:章贵州建工集团公司 检验日期:二O一一年十月 十九日考前须知及填写说明1、 本检验记录适用于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组织的企业内部自检记录。2、 本检验记录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字迹应工整,填写数据准确,内容齐全。3、 在“实测栏中对“检验内容和要求栏中的工程进行检验判别:对于符合要求或有效的在“实测栏相对应的方框内划“;对于不符合要求或无效、失效的在“实测栏相对应的方框内划“,需要简述的在该栏空隙处简述;对于工程内局部条款为无此项的在“实测栏与该条款相对应的方框内划“/,工程内全部条款为无此项的在“

2、实测栏整栏内划“/。4、 对于需要填写数据的工程必须如实填写数据。5、 检验记录中注有“*的工程为重要项,其它为一般项。塔式起重机自检自查表检验工程工程编号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检 验 方 法实测1.技术资料1.1制造单位应提供有效的资格证明、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文件;必要时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查阅资料1.2安装单位应提供:a.施工情况记录和自检报告;b.根底及轨道等隐蔽工程验收证明;c.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d.安装过程中经制造单位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查阅资料2.作业环境及外观2.1塔机运动局部与建筑物及建筑物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6m。目

3、测检查,必要时实际测量2.2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塔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处于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目测检查2.3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塔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平安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以防止塔机结构进入输电线的危险区。塔机与输电线的平安距离目测检查电压kv平安距离m1115204060110220目测检查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2.4吊钩滑轮组侧板,回转尾部和平衡重、臂架头部、外伸支腿和夹轨器要有黄黑相间的危险部位标志,扫轨板、轨

4、道端部止挡要有红色标志。目测检查2.5在塔身底部易于观察的位置应固定产品标牌。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和型号;b制造厂名称;c产品主要参数:幅度和相应起重量、起升高度、工作速度、电机功率、配重、压重;d电源电压、频率、功率;e产品制造编号和出厂日期。目测检查2.6 塔顶高于30m且高于周围建筑物的塔机,应在塔顶和臂架端部安装红色障碍指示灯,该指示灯的供电不应受停机影响。目测检查2.7臂架根部铰点高度大于50m的塔机,应安装风速仪。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成能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风速仪应安装在塔机顶部的不挡风处。目测和实际测量2.8塔机塔身高度不得大于说明书允许高度用钢卷尺测量3.根底3

5、.1根底周围应有排水设施。外观检查3.2根底的设置制作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外观检查4.金属结构4.1 安装后的塔机主要结构件不得出现以下情况:a)目视可见的结构件裂纹及焊缝裂纹;b)连接件的轴、孔严重磨损;c)结构件母材严重锈蚀;d)结构件整体或局部塑性变形,销孔塑性变形。外观检查,必要时用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用钢直尺、测厚仪等工具测量。4.2主要结构连接件应安装正确且无缺陷。销轴有可靠轴向止动且正确使用开口销,高强度螺栓连接按要求预紧有防松措施,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螺栓不得低于螺母。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联接状况。4.3平衡重、压重的安装数量、位置应与设计要求

6、相符,保证正常工作时不位移、不脱落。当使用散料物时应使用平衡重箱,平衡重箱应防水,保证重量准确稳定。根据安装说明书确认平衡重的重量,检查安装状况。4.4塔机安装后,在空载、无风的状态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侧向垂直度4/1000。将标尺分别水平固定在臂架铰点附近和根底节或最高附着点的塔身上,其中心位于塔身中心线上,臂架转到其纵向轴线与塔身的一个截面中心线重合的位置,分别在X、Y轴的两个方向上用经纬仪测量两标尺水平误差,即垂直度误差。4.5与水平面呈不大于65的阶梯两边应设置不低于1m高的扶手,扶手间宽度不小于600mm,踏板应由具有防滑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踏板横向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

7、不大于300mm。扶手应固定可靠。目测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4.6a.直立梯边梁之间的宽度不小于300mm;b.踏杆间隔为250300mm;c.踏杆与后面结构件间踏角间隙不小于160mm;d.边梁应可以抓握且没有锋利边缘;e.当梯子设于塔机内部时,正方形塔身边长不大于750mm,且侧面结构不允许直径为600mm的球体穿过时可不设护圈,否那么在高于地面2m以上的直立梯应设置直径600800mm护圈。直立梯及护圈固定可靠。目测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4.7当梯子高度越过10m时,应设置休息小平台,第一个小平台应不超过12.5m高度处,以后每10m内设置一个。臂架走台的设置应符合GB5144-

8、2006第4.5条规定。对快装塔式起重机或变幅小车上设置与小车一起移动的挂篮时,可以不设臂架走台。目测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4.8对附着式塔机,附着装置与塔身节或建筑物的联接必须平安可靠,联接件不应缺少或松动,并符合安装说明书要求。查阅安装说明书,目测检查。5.起升系统5.1吊钩5.1.1 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棘爪,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外观检查5.1.2 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存在缺陷不得焊补。钩尾和螺纹局部等危险截面及钩筋不得有永久性变形。外观检查,必要时有用20倍放大镜检查,打磨,清洗,用磁粉、着色探伤检查裂纹缺陷。 挂绳处截面磨损量不超过原高度的10。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

9、5.1.4开口度增加量不应大于原尺寸的15%。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5.2钢丝绳及其固定5.2.1钢丝绳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应可靠,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楔块固定时,楔套不应有裂纹,楔块不应松动。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绳夹数量不得少于3个,绳径1020mm时4个、2126mm时5个、2836mm时6个、3640mm时7个。绳夹间距不小于6倍绳径,绳头距最后一个绳夹不小于140mm,并采用细钢丝捆扎。绳头滑鞍在工作受力侧,U型螺栓扣在钢丝绳尾端,不得正反交错设置。对照使用说明书查验。检查滑轮和卷筒的槽型、直径是否与选

10、用的钢丝绳相匹配。5.2.2 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应保存3圈做为平安圈。将吊钩放到最低工作位置,检查平安圈数。5.2.3 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滑轮和卷筒相匹配,并正确穿绕。钢丝绳应润滑良好。不应与金属结构磨擦。外观检查5.2.4 钢丝绳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外观检查5.2.5 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用卡尺测量5.2.6 钢丝绳断丝数不应超过附表4规定的数值。外观检查,必要时用探伤仪检查。5.3滑轮5.3.1 滑轮应转动良好,出现以下情况应报废: 出现裂纹、轮缘破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

11、的20%;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或槽底出现沟糟。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检查。5.3.2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该装置与滑轮最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防脱槽装置与滑轮之间的间距。5.4制动器5.4.1 塔机每个机构都应装设制动器或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起升和动臂变幅机构应采用常闭制动器,回转机构、运行机构、小车变幅机构的制动器应保证塔机制动时平稳性要求。外观检查,操作观察。5.4.2 制动器的零部件不应有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液压制动器不应漏油。制动片磨损达原厚度的50%或露出铆钉应报废。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5.

12、4.3 制动轮与摩擦片之间应接触均匀,且不能有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和油污。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塞尺测量。5.4.4 制动器调整适宜,制动平稳可靠通过载荷试验验证。5.4.5 制动轮无裂纹(不包括制动轮外表淬硬层微裂纹),凹凸不平度不得大于1.5mm。不得有摩擦垫片固定铆钉引起的划痕。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5.5减速器5.5.1 地脚螺栓,壳体联接螺栓不得松动,螺栓不得缺损。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5.5.2 工作时应无异常声响、振动、发热和漏油。外观检查,很必要时用卡尺测量。5.6联轴器零件无缺损,联接无松动,运转时无剧烈撞击声。外观检查,试验观察。5.7卷筒5.7.1 卷筒两测凸缘的高度应超

13、过最外层钢丝绳,其高出值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倍。外观检查,必要时用钢直尺测量。5.7.2 卷筒壁不应有裂纹或过度磨损。.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该装置与卷筒最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防脱槽装置与滑轮之间的间距。5.8塔机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当载荷大于相应工况下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 110% 时,应切断上升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做下降方向的运动。起升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起升、下降,全过程中正常制动3次,起重量限制器不动作;保持载荷离地面100200mm,逐渐无冲击继续加载至发出超载报警信号,此时应已切断上升方向动作,

14、载荷不超过110%额定载荷。5.9 塔机必须安装力矩限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工况下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 110% 时,应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加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做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1.定码变幅方法:按特性曲线选择某一幅度的额定载荷,小车位于该幅度上,起吊额定载荷,然后逐渐增大幅度至发出超载报警信号,此时应能终止增大幅度的运行,力矩不得超过110%的额定力矩。 2.定幅变码方法:选定某一工作幅度起升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起升、下降,全过程中正常制动3 次,力矩限制器不应动作;保持载荷离地面100200mm,逐渐无冲击加载至发出超载报警信号,此时应能切断上升方向动作,力矩不得超过110% 的额定力矩。5.10 塔机应安装吊钩上极限位置的起升高度限位器。应满足GB/T9462的规定。上回转塔机2倍率时1m、4倍率时0.7m停止起升动作,只能下降 空载,吊钩慢慢上升碰撞限位装置,应停止上升运行。动作试验,实际测量。6.变幅系统6.1 钢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