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86220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人教版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对策。2.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_、_,水需求量不断增加。2解决对策(1)开源:a.修筑水库、_。b.合理开发与提取_。c.废水_再利用。d.海水_。e.人工降雨等。(2)节流a农业改进_,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_。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_利用率,实行污水_等。(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_,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_。(2)进行

2、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_,提高环境对水的_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_、湖泊_、湿地干涸的现象。(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_,提高灌溉效率;推行_生产,调整产业_,提高用水效率;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_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_方式,节约生活用水。基础达标练考查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12题。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A中国 B美国C埃及 D沙特阿拉伯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C矿

3、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34题。3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用水量大 降水丰富 干旱少雨 污染严重A B C D4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节约用水国内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 循环用水A B C D方法技巧练框图分析世界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

4、的现象。据此回答(1)(3)题。(1)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2)针对上题的选项,该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 B C D(3)下列不属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C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D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方法技巧教材P50活动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了解日常用水有无浪费水的现

5、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通过讨论来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参考答案知识清单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开渠引水地下水 处理淡化灌溉技术定额重复资源化修渠调水地下水良性循环涵蓄断流萎缩生态农业清洁结构水忧患消费基础达标练1D2.D沙特阿拉伯既有海水淡化的迫切性又有海水淡化的资金、技术。农业生产中采用喷灌、滴灌能有效节约水资源。3A4.D第3题,首先这是一个海洋中的小岛,其次能够提出这样的规划,表明大气降水是丰富的。第4题,该区域是一个小岛,人工降水太难实现。国内跨流域调水,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符合该小岛实际的措施。方法技巧练(1)D华北地区降水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因而缺水最严重。西北地区尽管水资源也不足,但耗水量少,故不是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2)A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等都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3)C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下层盐分向表层集聚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