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小讲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6173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小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化内科小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小讲课(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护理 肠息肉系指生长自肠黏膜而隆起于黏膜表面的病变,以结肠息肉最为多见。现今以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最为广泛,其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患者耐受性强。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科室也存在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患者,如之前5床的伊巴,电切后出现两次消化道出血。之前30床的上官世汪,由于术后短时间内过度活动造成出血等。因此电切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护理很关键。一、 出血 原因:1、电切手术中不规范操作2、术后短时间内偷偷进食粗纤维食物,而且未注意卧床休息、活动过度而导致手术创面受损出血;3、患者因大便干结用力排便,粪便摩擦创面及腹压增高,使焦痂过早脱落出血;4、因年

2、龄过高,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术前血压正常,术后血压急性增高,若为无蒂息肉创面大而深,高压血流穿透受损血管而出血。 早期预防和护理:1、规范手术操作2、加强饮食、活动指导和病情观察。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血便、腹痛、腹胀等,及时发现异常,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做好术后的健康指导,因为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大多无不适症状,加上禁食给他们带来的饥饿感,使患者对禁食和控制活动依从性减低。要求直径1 cm息肉患者卧床休息23 d,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23周。对直径0.5 cm或多发息肉患者禁食12 d,如无异常可进流质饮食23 d,以后逐渐过度到半流质饮食和软食。二、穿孔 原因:1、

3、圈套切割部位离肠壁太近,邻近正常黏膜一起被套入误切;2、电流强度选择过弱或圈套钢丝未收紧通电,通电时间过长,使残端灼伤过深至肠壁多层;3、通电时肠蠕动,使圈套钢丝损伤肠壁造成穿孔。 早期预防护理措施:电流功率要选择适当,避免通电时间过长。术中通电时要避免肠蠕动,一旦有肠蠕动要立即停止通电。术后尽可能吸净肠腔内气体,以免患者腹胀不适或诱发穿孔。三、肠痉挛 原因:结肠受到较强烈的刺激;患者精神紧张对刺激过度敏感;老年患者机体耐受性差。 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护士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最佳心理

4、状态接受治疗。术中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判断其不适程度,如皱眉、面色苍白、腹痛、腹胀、出冷汗、烦躁等,护士必须稳定患者情绪,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肠痉挛患者,嘱其缓慢深呼吸,精神放松,用手轻抚患者腹壁,必要时延缓手术操作等措施,四、气体爆炸 原因:正常情况下,大肠内含有少量氢、甲烷等可燃气体,若进食过多豆类,口服甘露醇、山梨醇等则产气增加,如果氢、甲烷等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或超过可爆炸界限(4Vol%)时,则做电外科时就可能发生爆炸。 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实践证明只要彻底清洁肠道,做电切前,利用内镜的注气、抽气装置,用空气反复置换肠内气体,并通过限制饮食,服硫酸镁及清洁灌肠等方法准备肠道,使肠内的氢、甲烷气的浓度低于001Vol%,无爆炸的危险。1所以禁止服用甘露醇或山梨醇等可分解产生可燃气体的泻剂。五、息肉电凝电切术后综合征 原因:术后综合征的发生与切除时通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有关,还与息肉切除技巧、肠壁局部条件有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局部性腹痛、压痛、肌紧张,轻度反跳痛等。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内镜医师和助手应需掌握电切技巧。术后加强巡视,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部有无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低热等。向患者讲明禁食、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给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