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859857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EMS 综合征(讲座)(精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OEMS 综合征(讲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孙 斌一、 POEMS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一) 与浆细胞增生产生异常免疫球蛋白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免疫抑制剂对孤立性浆细胞瘤切除或放疗后,病情可显著好转,血中球蛋白下降、M蛋白转阴,支持上述观点。 而这种异常免疫球蛋白是产生于恶性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 还是染色体的基因异常所致,尚无定论。 (二)IL-6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最近有报道,患者血液、胸水、腹水、肾小球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白介素-6(IL-6)升高,经治疗后下降,已知IL-6除诱导B细胞终末分化外,还能刺激浆细胞增殖,故IL-6与其发病机制有关。还有人认为与骨髓内浆细胞染色体

2、变异有关。有资料表明:患者经类固醇治疗症状好转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下降,提示VEGF在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机理有待研究 发病机理亦不十分清楚。可能与M蛋白或浆细胞分泌的淋巴活素对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骨骼、网状内皮系统、造血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也可能与高粘稠血症有关。与淀粉样物质沉积的关系看法不一,多认为无关。由于对局灶骨髓瘤的治疗可以使周围神经病、皮肤改变等症状改善,所以也有认为此证是肿瘤的远隔效应。有一部分患者有三氯乙烯、农药、有机溶剂等接触史,故有人认为它与中毒有关。 POEMS综合征的浆细胞病具有一定特殊性,而为什么一般类型的MM即使M蛋白水

3、平很高,乃至晚期,也不一定出现POEMS综合征.二、 POEM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一) 首发症状 首发症状以四肢麻木、无力多见,其次为肢体水肿、内分泌改变。少见的有消瘦、乏力、皮肤改变。(二) 主要临床表现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PNP) 以周围感觉运动型神经病最突出,见于全部病例。常感觉受累在先,运动在后。下肢受累较上肢早且重,向近端发展, 左右可不对称。颅神经很少受累。常有CFS压力高、视乳头水肿,部分有多汗、 阳痿等自主神经障碍。肌电图:呈神经性损害,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早期可以减慢。腓肠神经活检:早期以脱髓鞘为主,晚期轴索华氏变性。有髓纤维丢失,可见非致密髓板(UML)。进展性远端型感觉

4、-运动型神经病,与癌性非转移性神经病的改变颇相似。2、脏器肿大 肝肿大最常见(6382%), 脾大约占1/3,多为中等大小,但肝功能正常;弥漫性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有肾脏损害,呈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改变。3、内分泌障碍 由于促性腺激素不足导致男性阳痿、女性化乳房;女性闭经,痛性乳房增大、溢乳。雌激素、泌乳素分泌可增高,睾丸酮、甲状腺素降低。部分高血钙,约半数血糖升高。 4、M蛋白和骨髓异常约60-80%可检出M蛋白,多为lgG或lgA型。M 成分的轻链多为型,极少为型。M蛋白阴性的原因浆细胞不分泌M蛋白或因跨膜能力差;常规电泳中因隐匿泳峰而不能识别M蛋白;目前方法灵敏度是M蛋白含量5g/L方能测

5、到,故在病程中当浓度10%)。1/3患者可以正常。少数骨髓中虽未见浆细胞增生,但可有髓外浆细胞瘤。可有血小板增多或其它有形成分增多。 5、皮肤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粗糙增厚、多毛。 活检可见基底层细胞内黑色素明显增加,局灶血管周围炎,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多发性血管球状血管瘤,结构类似于肾小球样。(反应性内皮增殖)。下肢常见凹陷性水肿。6、骨损害 约50%病人骨骼X线有孤立性或多灶性骨病。为骨硬化型、 骨硬化兼融骨混合型和融骨型,前者常见。躯干、四肢近端和骨盆受累多见。全身同位素骨扫描有助于诊断。 7、其他低热,血沉快,早期体重下降,渗出性胸、腹水、心包积液(三腔积液)。踝部水肿;杵状指及白甲。部

6、分患者骨骼X线检查有孤立性或多灶性骨病,分为骨硬化型、骨硬化兼融骨混合型和融骨型,以躯干、四肢远端和骨盆受累多见。 (三)诊断要点1、 基本诊断条件:应具备PNP(包括CSF、EMG、SEP异常,视乳头水肿等);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包括M蛋白(+)、单克隆IgG或IgA升高、孤立性浆细胞瘤或浆细胞病);并有证据能除外伴PNP的其它疾病(如SLE、MM等)。2、Nakanishi将102例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7条,95%具有5条或更多。Nakanishi1984 年提出本病的基本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视乳头水肿,脑脊液蛋白量增加。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皮肤改变:色素沉着,变

7、厚,毛发增多。内分泌改变:性功能障碍,阳痿,闭经,乳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水肿:肢体水肿,胸腔积液,腹水。异常蛋白血症:出现M蛋白,骨骼损害等。其他可有发热,多汗,杵状指等。实验室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可呈现M蛋白,血沉增快,尿内出现本-周蛋白,类风湿因子阳性。以上6条中具备3条以上即可诊断本病。 (四) 辅助检查 实验室的检查多方面可以发现异常。通过查血、尿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单克隆蛋白及轻链。骨X线片和骨髓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骨X线片可以发现单发或多发的骨损害,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孤立的骨硬化性改变,而弥漫性的骨硬化的改变相当少见。脊柱可出现绒毛刺状骨质增生,此为POEMS综合征的特征性骨改变

8、 (五)病理学图片特征(六)鉴别诊断 1、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CIDP)及合并周围神经病的MM、SLE相鉴别。周围神经损害见于全部患者, 且2/3为首发症状,为对称性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CSF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应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CIDP)及合并周围神经病的MM、SLE相鉴别 2、与多发性骨髓瘤(MM) 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相鉴别 对伴有骨损害或孤立性浆细胞瘤时,应与多发性骨髓瘤(MM) 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相鉴别。同位素骨扫描、骨髓象有助于鉴别。 3、与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相鉴别 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及脑脊液蛋白的增高,一般不出现皮肤损害及内分泌功能障碍,无骨骼损害及M蛋

9、白、浆细胞浸润等 4、其他 对肝、脾肿大伴PNP者,除内分泌有关检查外, 还应进行必要的血液学、骨、血清球蛋白及抗体测定,以资除外其它病。 M-蛋白(monoclonal):多为IgG或为IgA型,轻链多为型,阳性率约1/22/3。但不作为诊断的必备条件。 三、 POEMS综合征的治疗 (一)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CTX、硫唑嘌呤等),可使大多数患者病情有明现改善,但停药易复发。最近,有人用三苯氧胺( Tamoxifen) 20-30mg/d,治疗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效者,取得较好疗效。 (二) 血浆置换术血浆置换术 沈鸣九等报道1例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

10、善,血IgA水平,血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等均有下降趋势。但随后患者的血IgA水平再次显著升高,再次治疗后其有降低趋势,但未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再度好转。血浆置换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症状,尤其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其远期效果欠佳 (三) 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对于孤立性硬化性骨质破坏或浆细胞瘤病灶需要侵入性治疗-手术切除或伴以放射治疗,也可单纯放射治疗,其症状既可明显缓解,甚至治愈,但有的病例可再度出现新的骨病灶,最终而导致本征相关症状复发。 (四) Tamoxifen治疗 Harding等报道1例对放疗和化疗均耐受的患者加用Tamoxifen后,临床症状发生戏剧性变化,肌力明显改善,生活能自

11、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详,目前认为可能与其抗肿瘤作用相关,但其具体疗效及作用机制有待研究。(五) 细胞因子拮抗剂 Hashiguchi等报道POEMS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血浆VEGF含量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另外VEGF源自血小板,是血小板在生理刺激下黏附聚集于血管壁后释放的。因而阻断VEGF过高表达或降低VEGF活性可能有助于改善POEMS综合征患者的症状。随着对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逐步认识,对细胞因子进一步研究及对细胞因子拮抗剂的生物学和临床研究有望为POEMS综合征的诊治开拓广泛的前景(六)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纯中药治疗此病比较好,标本兼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

12、副作用。中医根据患者的征候辨证施治,制定出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病人逐渐康复。 四、 POEMS综合征的预后预后:发病后平均存活期33个月,5年生存率约60%。病程中病情大多有波动。多死于恶液质、心衰、PNP的并发症,心衰是其常见死因。POEMS综合征的病程多数呈慢性经过,若能获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部分病人可达到长期稳定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Angela等研究显示放疗1个月后患者的皮肤症状开始改善,36个月后神经系统症状才有所缓解。POEMS综合征的病程和预后,取决于伴发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状态等因素。(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 王仁友摘好医生网) poems综合症 POEMS

13、综合症为浆细胞瘤或浆细胞增生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肝脾肿大、内分泌紊乱、M蛋白增高和皮肤色素沉着,并可出现全身凹陷性水肿、胸腹水、杵状指和心力衰竭等症状。POEMS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罕见的以多发性神经病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症候群。国内外已有报道,由于本病首发症状和病程不同时期的复杂、多变的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理等作一综述。 对于POEMS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现主要采用免疫干预治疗、手术及放射治疗。伴骨髓瘤者可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浆细胞瘤方法来缓解症状,但不适合非骨髓瘤患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使部

14、分症状缓解。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无效的患者改用三苯氧胺(Tamoxfen)后,各种症状得到改善。 有报道,对某些激素治疗无效者,应用血浆置换术,每次25003000ml共5次,多发性神经病和皮肤病变可好转。血桨交换法疗法运用范围比较狭窄,该疗法费用昂贵,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比较短,一般能维持在715天左右,故也不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中医认为POEMS综合症此病因体虚汗出,津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中医治疗宜和营解肌、舒缓项强、通经活属。 1命名 1958年由Crow首先描述,1968年Fukase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综合征提出。1980年Bardwick PA认为该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经

15、病(Polyg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M蛋白(M-protein)和皮肤改变(Skin-changes)。取其英文之首字母,称为POEMS综合征。 另外,也有人称之为Shimpos综合征,PEP综合征,Taktsuti综合征。或PASEDOO综合征。目前,较常用POEMS综合征或Crow-Fukase综合征。 2临床表现 此综合征发病年龄为2680岁,45岁左右多见,男女之比例为23:13,4,呈慢性病程,常累及多系统。 2.1慢性多发性神经病见于所有患者,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往往呈进行性、对称性感觉、运动损害,从四肢远端向近端发展,觉麻木、疼痛、乏力、软弱、肌肉逐渐萎缩、可致瘫痪,腱反射消失。常以感觉受累在先,运动损害在后,颅神经损害较少见7。个别患者仅有运动障碍。部分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高(0.5g/L),糖、氯化物、细胞数正常,提示蛋白和细胞分离,可见视乳头水肿、多汗、低血压、阳痿、腹泻、便秘、肠麻痹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活检,可见不同程度的轴索变性和/或节段性脱髓鞘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