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859305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a县产业集聚区近年来,a县产业集聚区按照“政策引导、群众自愿、保障生活、节约土地、资源共享、改善环境”的原则,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aa个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ss新城,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一、基本情况a县产业集聚区ss新城建设,涉及 qq个行政村,qq户,qq人,原村庄占地qq亩,新城占地qq亩。节约土地qq亩。计划利用二年时间投资35亿元,建设独院住宅qq户,多层、高层住宅qq户,以及商业、基

2、础设施等,总建筑面积qq万平方米。修建道路qq公里等。目前,ss新城一期已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连体独院已建成1500户,入住1000户,89栋多层楼房已全部封顶,入住300户;社区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已经建成,小学、幼儿园今年将实现招生;1.5公里的商业街已完成工作量的60%,道路、管网、强弱电、景观渠、锦和新城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预计10月底18个村村民可全部入住新城。ss新城二期计划总投22亿元,村民住宅全部为小高层、高层楼房,计划用二年时间完成,目前,13栋楼房已开工建设。二、主要做法建设ss新城,我们主要通过“双合”(整合土地、整合村庄),规划建设“三区”(农业园区、工业

3、园区、农村社区),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农业产业效益低、农村面貌落后、农民增收缓慢),加快实现“三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的问题。(一)科学规划。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强化适度超前意识,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追求实用性与审美的协调统一。在广泛征求民意、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房屋建设用地、道路、给排水、公共绿地和其它公共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根据农村收入水平的高低差距,对锦和新城规划设计了独院、多层、高层住宅、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居住用房,以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

4、住房需求。(二)广泛宣传。为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取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全民讨论、算帐对比、示范带动等方法,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改善自身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对村组干部、农村党员从加强宗旨教育、党性教育入手,消除畏难情绪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带头并动员亲属子女提前搬迁,引导群众自愿搬迁。(三)民主决策。为确保村庄整合工作顺利有序实施,从逐村调查、登记造册、住房规划设计到制订奖励办法等,坚持公开透明、民主协商,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从xx年xx月开始,

5、集聚区管委会成立了村庄合并安置办公室,组织人员对一期18个行政村逐村调查摸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上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集聚区实际,制订了xx县集聚区村庄合并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并邀请县村镇规划建设指挥部领导和县建设、规划、土地、房管、新农办等有关部门对奖励办法进行系统论证,确保其注重民生上更具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召开村支部书记会、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信访听证会等不同层次的会议,从村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扩大到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对房屋拆迁、奖励办法、安置与建设、入住办法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奖励办法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并得以通过实施。(四)政

6、策鼓励。切实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积极响应示范村建设,主动入住多层、高层楼房。一期18个行政村有69%的农户申请入住多层、高层楼房,有31%的农户申请入住连排独院。对主动拆迁的农户,按原宅基和房屋面积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主动拆迁的农户在子女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均可享受区内优惠政策。住房安置坚持“一户一宅”的分配原则,新批未建的宅基地,按多层住宅安排;一户有两处以上宅基且不够分户条件的安排一处住宅,多余宅院评估后现金支付给农户;对应安置宅院,而主动入住多层、高层楼房的农户,按标准给予一定奖励。对先行拆除的农户,给予3元/平米的拆迁过渡费,过渡期为6个月。为了让被拆迁户在

7、生活上不受大的影响,还为他们购买了45万余元的生活用品。(五)土地、村庄“双整合”。所谓村庄整合,就是出台专门奖励办法对社区内的xx个村进行拆建合并。所谓土地整合,就是为使区内农村由过去的按户包地、分散耕作模式向集中地块、规模经营过渡,真正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目标。积极探索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由政府主导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和力度,成立xxxx开发公司,按照“公司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规划建设了高产农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和畜牧养殖园区。在保证农民享有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基础上,对一期18个村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创造了3个月时间流转土地1.7万亩的奇迹,

8、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成为“带着土地的新市民”。(六)筹集资金。xx新城一期建设共需资金13亿元左右,为破解资金匮乏难题,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多方整合筹集资金,为拆除旧村、建设新农村示范村提供资金保障。其中,整合国家项目资金1.1亿元(水利、教育、建设、交通、林业等);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自筹资金1.8亿元(商业街开发受益);争取和整合国有企业资金1.2亿元(电力、通讯、移动、广电、天燃气等);融合社会资金2.4亿元(社区医院、餐饮洗浴等城市配套功能建设等);农民自筹资金1.46亿元;争取银行贷款5.1亿元,其中省农行农

9、民新民居贷款2.3亿元(每户贷款5万元),省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8亿元(拆旧建新节约土地抵押贷款)。(七)关注民生。在xx新城建设过程中,通过健全保障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农村社区建设构筑了和谐支撑。一是保障群众土地收益不减少。在土地流转之初,以每亩每年350公斤小麦作为竞标基数,进行公开竞标,保障群众土地收益不减少。同时,用足用好国家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把村庄整合之后节约出来的土地置换为建设用地指标,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对搬迁农户进行奖补。二是提高农民农业和非农业生产技能,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由政府出资,举办农民农业和非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班,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安排在区内企业上班,或到高产农业

10、、高效农业和畜牧养殖园区做工。同时,引导农民通过开展自我创业、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外出务工等门路,拓宽收入渠道。充分利用商业一条街和公益岗位,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凡到区内企业就业的农民,前6个月除企业发放的工资外,每人每月由管委会补助200元。三是增加社会保障项目,丰富服务内容。集聚区管委会在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出资为区内所有女55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补贴;由管委会出资为区内全体村民免费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办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为4000余户有线电视用户补贴一半数字电视平移费,全部安装了数字电视机顶盒;为区内

11、每个农户发放降温费和取暖补助;五保老人、特困户、因病致贫户由产业聚集区无偿安置住房。三、取得成效xx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建设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11月被确定为xx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是节约了土地资源。原33个村庄占地9451亩,村庄整合后建成xx新城占地2476亩,可节约土地6975亩。节省出来的土地为今后开发建设提供了土地利用空间,同时有效控制了农村宅基无序扩张、抢占、滥占耕地建房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土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整合后,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提高了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益,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

12、生产方式解放出来,从过去的单靠种地转变为从事各种行业,不但减少了重复投入,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据对一期18个村庄土地整合后调查统计,仅农机具一项可节约投入3700万元左右;有31%在外地务工的人员年均收入1.2万元左右;有3.9%从事运输、经商的人员年均收入可达2.8万元左右;有12%到产业集聚区企业就业的人员年均收入1万元左右;有9%在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的农民年均收入7000元左右。三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新农村示范社区的建成完全具备城市功能,原33个村庄的农民可全部入住。从而使几千年来生活贫穷、居住简陋分散、环境脏乱差的落后农村从此消失,农民从举债、盖房、还债、再举债、再盖房的怪圈中真正解

13、脱出来,从一辈子盖几次房到三辈子盖一次房,世代相传的农民真正达到城里人的居住条件。新农村社区除了紧邻县城和产业集聚区的医疗服务中心、文体教育中心、商业购物中心和物流中心,社区内学校、幼儿园、医院、超市、敬老院、公园、社区活动服务中心和水、电、暖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农民不出社区就可满足就近购物、就医、就学、休闲娱乐等生活需求,既丰富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世代相传的农民真正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美好城市生活。四是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荒”。土地整合后,解除了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同时,政府与村民制订了企业用工的补贴政策,大大吸引了33个整合村的劳动力进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务工。据

14、统计,目前区内企业用工18000余人,其中区内农民就业达到6000余人,占用工总数的30%以上,有效缓解了区内企业“用工荒”。五是促进了社会稳定。据统计,近年来xx县土地和宅基地矛盾纠纷比较多,排在全县各类信访案件的前四位。特别是在乡镇,因土地和宅基地矛盾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占到全乡信访总量的40%左右,并且由此引发的刑事和治安案件不断上升。锦和新城建成后,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流转到农业公司统一经营,因土地和宅基地引发的矛盾纠纷将会迎刃而解,从根本上避免了这类信访和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从而促进社会大局的稳定。六是树立了农村新风尚。新农村社区建成后,实现了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封建迷信等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渐消除,农民文明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发展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等民间组织,鼓励引导民间组织参与管理农村社区事务,促进了农村社区的民主、文明、和谐。七是强化了基层组织的管理职能建设。新农村社区将推选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由新成立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行使用权党政管理职能,对集中居住在社区的农民进行有效管理。更加完善了基层组织的管理机制,巩固了基层政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从而提高党和政府的权威公信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