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59121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有 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编辑:审核:批准:2016年 8 月1. 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 XXXXXXXX 限公司范 围 内的 风险识别、评 价、分级、管控。2. 编制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共安全生 产法山东安全生 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改稿)(山东 省人民政府令 2016年第 303 号)机械行业较 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 导手册山东 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 风险 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的通知鲁 安办发【 2016】10号其他安全生 产相关法 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XXXXXXXXXXXXXXXXX 公司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等相关 规定等要求。3.

2、总体要求、目标 与原 则根据上 级政府主管部 门的指示要求, 结合 XXXXXXXXX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实际 ,公司着手建立安全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3.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 ,职责明确,落实到位” 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在建 设。各部门 在安全生 产部 的组织下按照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 实施指南建议编 制大 纲要求, 结合各部 门实际 情况,严格落 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 ”的风险管控模式。3.2工作目标:自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 2016年 11月份完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工作,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 风险分 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 管

3、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 产事故发生, 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3.3基本原 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 推进, 全面实施、持续 改进“的基本原 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 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主体 责任。4. 职责 分工山东 XXXXXXXX 科技有限公司安全 风险 分 级管控体系建 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组织领 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推广公司安全 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 确保 实现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的风险管控。公司安全 风险分级体系建 设办 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主任:XXXX副主任:XXXXX成 员: XXXXXX

4、XXXX XXXX XXXX XXXX主任职责:负责安排安全 风险分级体系建 设的具体工作,安 排办公室成 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 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 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副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 XCXXXXXXX 有限公司安全 风险分 级管控体系建 设指南的编 制,负责体系建 设工作组织协调、过 程培训、技术 指导,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 系建设过程中各部 门提出奖惩建议。组员职责 :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 设过程中的具体工 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 风险点识别、风险 分级及风险评 价,对评 价结果负责。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

5、分线负责 ”、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 的原则,公司生产、工艺、设备、电 气等部 门及人员积极按照公司 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 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 分级及风 险评价,对评 价结果负责。5. 术语 和定义5.1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 发的人身 伤害 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 -2011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要求)。风险(R) =可控制实施状态M ) 暴露的频繁程度(E) 事故的可 能后果(S)注:本公司使用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 法5.2 危险 源可能 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 或行为,或 它们的 组合。( GB/T28

6、001 -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 实体。如起重设备、 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 以及从 业人员 的决策行 为、管理 行为以及作 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 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5.3 风险点通常指 风险 存在的部位,又称危 险源。5.4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 整个范 围内所有存在的 风险并确定其 特性的 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 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 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5.5风险评 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

7、的风险进 行评估、对现 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 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 过程。(GB/T28001 - 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5.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 风险进 行定量或定性 评价, 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 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 准,我省风险定 为“红、橙、黄、蓝 (深蓝、浅蓝 )”四级。)浅蓝色风险5 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 。员 工应引起注意。深蓝色风险4 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黄色风险3 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 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橙色风

8、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 进 行控制管理。公司对 重大及以上 风险 危害因素 应重点控制管理。红色风险1 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 须立即整改,不能 继续作业。5.7 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 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 风险, 制定并落 实控制措施,将 风险尤其是重大 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 程度。企业 在选择风险 控制措施 时应考虑: 可行性; 安全性; 可靠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 施; 个体防护措施。5.8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 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 以及伴随 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9、。5.9 重大风险是指具有 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 发生事故后 产生严 重后 果,或者二者的 结合的 风险。5.10 重大危 险 源是指长期地或 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 存危险物品,且 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 过临界量的单元。单 元是指一个(套)生 产装置、设 施或 场所,或同属一个生 产经营单 位且 边缘 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 施或 场所。6. 风险 点识别 方法6.1 风险点识别 范围的划分要求风险点识别根据我公司 实际情况以生 产区域工段 进行划分; 其中每个工段按照作 业区域或者作 业步骤等不同 进行进一步划 分,确保风险 点识别全覆盖。6.2 风险点识别

10、方法建议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 不安全状 态、作业环 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 进行识别 ;以作业 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 的不安全行 为进 行识别。7. 风险评 价方法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MES)进行风险等级判定。在完成风险识别 的基础上,负责本工段风险等级进行评定, 报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办公室,办公室组成风险分级小组 共同审核和逐项评定,最终完成风险分级。分级标准参照附件: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法中表1、2、3相乘后的积对照表 4得到风险程度等级。8. 风险 控制措施策划依据工贸 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

11、导手册进 行编 制,按照工程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 措施以及 应急 措施四个逻辑顺 序对每个风险点进行制定控制措施。9. 风险 分级管控考核方法为确保 该项 工作有序开展及事故 纵深预防效果,企业应对风 险分级管控制定 实施内部激励考核方法。10.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及运行 过程中可能涉及的 记录 表格 详见附件。每个记录 表格的按照指南附件 规范填写,各项记 录保存不低于三年。附件: 附件 A 风险点分类标准附件 B 作业条件风险 程度评价方法附件 C 风险 分级管控程序框 图附件 A:风险点分类标准A.1 物的不安全状态A.1.1 装置、设备

12、、工具、厂房等 外型缺 其他。a) 设计不良 强度不够; 稳定性不好; 密封不良; 应力集中; 陷、外露运动件; 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 构成的材料不合适;b)防护不良 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 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 缺乏 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 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 其他。c)维修不良 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 出故障未处理; 平时维护不善; 其他。A.1.2 物料a)物理性 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 ; 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 ; 粉 尘与气溶胶; 运动物。b)化学性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 易爆

13、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有毒 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 腐蚀性物质(腐 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 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c)生物性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致 害动物;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A.1.3 有害噪声的产生 (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4 有害振动的产生 (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5 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 电离辐射(X射线、丫离子、b离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超 高压电场、此外线等) 。A.2 人的

14、不安全行为A.2.1 不按规定的方法 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 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 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 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 机械 运转超速; 送料或加料过快; 机动车超速; 机动车违章驾驶; 其他。A.2.2 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风险; 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 没有信号就开车; 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 其他。A.2.3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 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 对带电设备; 对加压容器; 对加热物; 对装有危险物; 其他。A.2.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移走安全装置; 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 安全装置调

15、整错误; 去掉其他防护物。A.2.5 制造危险状态 货物过载; 组装中混有危险物; 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 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他。A.2.6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 不穿安全服装; 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 有误。A.2.7 不安全放置 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 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 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 其他。A.2.8 接近危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 接触吊货、接近货物下面; 进入危 险有害场所; 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 攀、坐不安全场所; 其他。A.2.9 某些不安全行为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 物;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不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