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85889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注:红色的为新加上的,蓝色的为要删去的,黄色的为修改过来的)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讲授讨论交流教 师高河发单 位广东省怀集县岗坪镇中心小学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

2、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是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祖父的园子是小学五年级语文第2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因此文章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课前,让学生根据导读,充分预习课文,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童年的自由与快乐,如分角色朗读,边读边做动作,想象说话等。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若能会心一笑,也就感受到了文字的

3、魅力。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认读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步骤1、2、3学习方式(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简介作者童年是纯真的、美好的,也是最难忘的。童年是一块糖,总是弥漫着甜甜的味道;童年是一挂秋千,飘荡着一串串清脆的欢笑;童年是一架风筝,装载着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希望。童年冬日

4、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一位女作家萧红,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中,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写了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是什么让她对这园子念念不忘?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她的回忆,走近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导入谈话法质疑法内容落点2步骤1、2、3学习方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理解和订正下面词语:蚂蚱绒毛樱桃沙滩蚌

5、壳锄头谷穗毛嘟嘟倭瓜玩腻了水瓢明晃晃蚯蚓蓝悠悠3、默读课文,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前后联系,还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品读自学交流展示

6、内容落点3步骤1、2、3学习方式(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体会“我”的心情。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多彩的园子,二、快乐的园子,三、自由的园子)(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课件出示有关段落)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祖父的园子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情景。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

7、“我”。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让学生说说: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

8、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的基础上质疑: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课件出示)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3.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仅仅想表达的是倭瓜的自由,黄瓜的快乐吗?把倭瓜、黄瓜换成园中的“我”,然后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愿意栽花就栽花,愿意浇水就浇水,愿

9、意捉蝴蝶就捉蝴蝶,愿意吃黄瓜,愿意躺着睡就躺着睡,就算一棵花也不栽,一瓢水也不浇,祖父也不会生气,更不会骂我. (设计说明:抓住重点句段,采用质疑提问,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还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并把语言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 四)、总结全文,领悟表达特点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拓展延伸童年是一

10、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七)、板书设计祖 多彩的园子 我父 的 的 自由的园子 乐 园 园 子 交流互动拓展延伸快乐的园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 拓展延伸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自由品味园中之趣,感受祖父的爱谈话导入,引出课题起点作业或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2、摘抄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3、推荐读一读:呼兰河传 (设计意图:让学生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这项简单的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1、自我评价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注重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去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这似乎又讲的太多,问题有点零碎。纠结之中。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由于课文较长,在时间的把握上有些偏差,主要是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略

12、读课文教学还没有深刻的理解,整堂课类似于精读课文的教学。在介绍作者,作品,在生字词教学,在句子讲解这些环节中都用去了较多的时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对于略读课文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感悟,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所收获。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