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85722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53练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训练目标1.古希腊哲学所蕴含的理性精神。2.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评价。3.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不同认识。小题精练1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2(2016长春三模)法国学者莱昂罗班指出:“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

2、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2017宿迁第一次检测)“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4(2017蚌埠质量检查)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了苏格拉底()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C主张不

3、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5(2016湘西自治州二模)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6(2017宝鸡联考)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7(2016黄冈二模)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

4、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8(2016德州六校联考)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大题优练9不同文明的发展有其独特性,文明的交流互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神话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神话多记载创世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抗争,如人们熟知的大

5、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受到讴歌赞扬的英雄多是牺牲个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古希腊的神话英雄们都有浪漫主义的幻想,经常进行海外掠夺,并以此为荣。古希腊神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实现个人价值,如宙斯虽是天帝,却时常到人间寻欢作乐。材料二西方的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西方人文精神关注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学”的,“为学”就是指一个人要通过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中国的人文精神,习惯于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体认一切,将人视为群体的一分子,而非个体。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

6、自觉的互动个体。摘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经济根源。(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西方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的主张简要说明这些差异。答案精析1B据题干材料可知,“人”是确定建筑物比例的标准,与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滥觞。题干材料中不涉及“道德”“民主”“利益”,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2A根据材料可知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雅典人有极高的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是智者运动刺激的,故B项错误;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

7、治,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不是说政治权利是依靠雄辩术才能获得,只是说有了雄辩术会有“优越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需求”产生“智者”,不是在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故D项错误。3C根据“热爱生命”“同情生命”“人的价值”“尊重生命”等可以判断材料强调的是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分析备选项,只有C项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对人对生命的尊重。4C题干材料“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的信息,说明苏格拉底是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主张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故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知识,A项错误;苏格拉底在哲学方面的主张是“认识你自己”而不是人类社会,B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

8、除。5C“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说明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唯心主义,不是科学合理的,故B项错误;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本原从单一的物质元素到人的思想,说明其研究从自然走向人及社会,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古希腊哲学家们共同追求客观真理,故D项错误。6B材料看不出普罗泰格拉与苏格拉底的文化素质孰高孰低,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肯定是有知识的人,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兼顾知识与美德,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普罗泰格拉与苏格拉底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普罗泰格拉

9、对知识的认识,故D项错误。7D材料无法体现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死后,人们认同其学说,说明人文主义得到传播,而不是泛滥,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苏格拉底学说得到许多人认同,故D项正确。8D“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戈拉的思想主张,强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感性的人文主义,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思想说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强调人的内在灵魂,是一种理性的人文主义。题干两个思想都是人文主义的体现,都强调人的价值,A项“进一步”说法错误;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应仅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准确、全面地说明题干两个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

10、,B项排除;C项“根本变化”说法错误;依据题干解读可知,题干两种思想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两个不同层次,即由感性到理性,故D项正确。9(1)差异:中国神话人物勤劳坚韧,古希腊神话崇尚冒险;中国神话人物强调维护群体利益,追求品德高尚,古希腊神话人物个性张扬。根源:中华民族发源于大河流域,形成了发达的农业,在兴修水利等与大自然抗争活动中崇尚勤劳坚韧和团结协作;古希腊多天然良港,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崇尚个性自由发展。(2)不同:东方关注人的社会性(群体);注重伦理道德自觉;西方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强调个人的知识与理性。差异:孔子主张“仁”与“礼”,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社会规范与秩序。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或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等主张,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性和真理的理性探索。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