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85705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但是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经济建设,同时还包括乡村的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空间,全面提高乡村发展质量。因此,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策略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水平。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发展策略;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在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农村正在面临着转型发展难题,对于乡村的规划存在

2、理论认知不够深入、缺乏实践等多项问题,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必须做好空间资源要素配置工作,从空间资源管控的角度干预乡村空间重构,从而强化乡村空间治理工作,充分行使自然资源监管职能,为乡村空间资源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当前部分农村在空间资源规划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推进提供助力。1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面临问题分析1.1空心化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农村空心化,根据相关统计报告说明,我国农村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比达到60%以上,城镇化建设发展导致乡村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大量劳动力流失,对乡村发展产生

3、很大不利影响,当前该问题尚未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来看,农村村庄布局规划还有待调整。1.2农村空间资源利用不合理合理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推动田、水、路、林、村一体化发展的一种综合整治,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措施,能够有效推动空间资源利用率提升,但是当前大部分农村在空间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村庄土地处于散乱状态的情况,导致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空间资源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需要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的整理以及乡村生态修复,从而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为一体,进而保障乡村全面经济振兴。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内容分析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来看,农村

4、空间资源规划包括建设用地、农用地整理,同时也包含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综合整治建设用地。确保以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为主要目标,进而围绕乡村建设粗放低效问题,对农村建设用地整体空间结构布局加以优化,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使用效益的最优化,从而合理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能够处于融合发展用地状态。同时,相应的空间规划中还需重点纳入县域乡村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村庄布点等规划内容1。(2)农用土地资源整理。农用土地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整理过程中需要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作为主要目标,在规划中需重点围绕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进一步以促进耕地质量及

5、数量为规划目标,着重促进农业生态的改善。在这一规划中相应的规划工作需包含农田的高标准建设以及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内容。(3)空间资源综合整理。村庄建设用途、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性基本农田等进行协调规划,同时还需进一步与县域层面的公共设施服务、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地系统、旅游发展、水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空间项目规划进行统筹发展,并将其融合为统一的整体,从而能够提高乡村土地空间资源利用率2。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有效策略分析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在农村的空间资源利用和规划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所以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查持续推进与落

6、实,本文综合如下几项有效的策略:3.1强化乡村生态治理乡村生态治理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目标,当前我国农村在土地规划方面还存在着生态治理工作质量较差、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所以需要将强化生态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指标中,在规划过程中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加强绿色种植技术推广,促进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从而能够提高乡村农业生产力,为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生活环境。生态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占据很大比重,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所以必须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逐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为农村产业结

7、构调整与升级打下基础。3.2明确规划“三区三线”“三区三线”是按照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及生态空间等空间类型开展,对划定的城镇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生态保护红线三条线的控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划定期间必须具有底线思维,明确三类空间和三条控制线的具体划定标准,结合农村区域特征和发展战略,建设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从而构建刚性控制线,体现出空间规划的底线思维,在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要求下精准、精细开展区域管控和便捷管控工作,实现各项管控工作的高效连接。“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对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保证乡村基本耕地资源充足,同时避免城镇过度开发影响农村建设,还能够为乡村资源开发提供

8、指导,防止多项问题发生。3.3以区域视角明确农村发展动力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需要从区域视角明确农村的发展动力,使得农村的区位条件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将农村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充分结合,打造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化产业,体现出农村的特色乡土文化和乡村风情。乡村文化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而成,是农村的宝贵资源,且农村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受到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的深刻影响。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从区域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和明确乡村的发展动力,以其土地空间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化产业,结合科学的空间规划方案,将各类型空间资源充分发挥,从而能够全面推动乡村建设质量提升,在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

9、,建设全新以空间资源特征为核心的产业模式。3.4协调乡村空间冲突。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必须协调农村各空间资源类型的冲突,例如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农田间存在的冲突进行合理规划,保证耕地与基本农田总量及质量不受影响,切实保障乡村农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策略,对乡村发展空间、资金不足情况加以解决,在坚持城乡一体的基础上,对乡村空间和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保证土地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有序流转,推进乡村产业融合,使得空间资源冲突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空间资源利用率,逐步缩小与城镇的经济、服务等方面差距,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全面阐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面临问题,同时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多项有效的乡村振兴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借鉴和促进作用,不断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质量。参考文献1贾铠阳,乔伟峰,王亚华,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认知,职能与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08):8-8.2刘慧媛.探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J.建筑与装饰,2021(002):1-1.3陈洪波.新时期下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周刊,2019,000(008):1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