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5393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时比的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元市利州区宝轮第三小学 2014年秋季六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比的意义课 时第 一 课时(总 三 课时)编写人余中庚课 型新授课实施时间教 学目 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前置性研 究探究问题及要求:1 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2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课 堂交 流学 习过 程设 计1 教学比的意义:(1)、教学

2、同类量的比。、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 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新课标第一网、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设

3、计意图:从同类量的比延伸到不同类量的比,注重比的概念的完整意义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2)、引导归纳比的意义:、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练习: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a、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

4、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B、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c、 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2 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写法。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90;比的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概括比的各部分名称。、小组汇报各部分名称并进行归纳:“:”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3 2 3 2 32 前项 比号 后项 被除数 除数 比值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1)比与除法的关系

5、:、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2)比与分数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写成1510,读作:15比10。、结合上面的讲解,板书下表: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实 践与操 作1 完成课本“做一做”。2 练习十一第1、2题。课 堂总 结“:”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教学后记与整改措施“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那么单价到底是可以用总价与数量的比值来表示。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