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85359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 件 二:编号 武昌区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名 称_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_郑 绚_负责人所在单位_ 武汉市梅苑学校_ 负责人学科、职称_语文 小教高级_负责人联系方式_15327222961_填 表 日 期_2014年3月_ 武昌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2月制申请者的承诺 本人自愿申报武昌区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武昌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均

2、加以注释。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4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5遵守课题管理规定。遵守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申请者(签名): 年 月 日20132014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界定:1、互动:这里指在课堂时空内

3、,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互动简单地说就是师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既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在同一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其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2、“师生互动”包含了三层意思: (1)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师生之间的活动是双向交流和相互驱动的过程,教学重心必须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2)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突出表现在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问题意识上。(3)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原有知识结构,增加

4、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储备,改进教法,研究学法,勇于开拓。理论依据: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也不起因于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个体生理成熟),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明确教师专业化的职业表现为:当教师仅是个知识传授者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当教师是个“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

5、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要能做到:(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4)、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背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又同为受益者。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

6、焕发生命活力”为基础的新课堂教学理论。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思考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问题。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但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形式单调,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2、教学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心灵”的碰撞。3、深度不够,多浅层互动,少深层互动。表面热热闹闹,深层却是波澜不惊。4、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 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

7、平行”多边型互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 为此,我们提出“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的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将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探求产生课堂互动低效的根本原因,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对策,力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意义:“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冲击了教师原有教学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走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它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思维,

8、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本课题以课堂现场观察和教学实录为抓手,基于当前课堂师生互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特点和规律,旨在通过透析当前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走向真正的互动,为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西方教育社会学中,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速度很快,在互动类型的分析方面呈现出不同学科的学者以多学科方法相结合研究的特点,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仅介绍和分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类型。1.艾雪黎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英国学者艾雪黎等人根据

9、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三种。2.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把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行为分成三类: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国内关于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研究适应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内学者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工程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吴康宁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提出的类型吴康宁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行为种类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1)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划分为三种类型:师个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

10、体的师生互动。师组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等。(2)根据师生行为属性划分为三种类型:控制服从型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首先是控制与服从。控制反控制性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以“服从”行为与教师互动,但也遇然会发生不服从的情况。相互磋商型。在教师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免受不必要的惩罚双重压力下,相互对抗可能转化为相互磋商,或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磋商。纵观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这些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的特点。然而,由于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复杂性,使课堂互动成为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对于指导教学实践过程和调整师生具体课堂互动

11、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目标:探索出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模式及策略: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搭建相互信任、个体自主发展的学习空间;创设能唤起学习兴趣和富有思维价值的教学设计;采用科学、开放的教学方式,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研究内容:1、调查我们的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2、通过对文献专著的学习和吸收,解读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特点及价值。3、寻求改变现状的对策。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1)建立现代的教学观:建立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2)进行增强互动的“弹性”教学设计: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设计多向合作的

12、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4)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4年3月至6月):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从中发现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理论论证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写好研究方案和申报表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等待立项批复。2、实施

13、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一旦通过立项,着手制定研究计划,分阶段实施。边研究边收集资料边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3、总结阶段(2015年9月):反思研究过程,整理、分析并研究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2、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进程。3、观察法:通过此方法观察在课题开展研究后效果上的前后变化。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

14、论文案例等,适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条件:我国进行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教师也越来越关注课堂互动,并采取了一些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预期成果:1、形成了良性的师生互动后,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素养。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有效性。2、老师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老师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3、教师的课例研究、论文及教学行为反思验证课题的有效性、科学性实效性。4、以结题报告呈现研究全过程,为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提出理论及策略上的指导。 区(校)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市规划办审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