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细胞代谢(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85281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细胞代谢(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细胞代谢(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细胞代谢(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细胞代谢(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细胞代谢(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细胞代谢(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细胞代谢(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细胞代谢(二)【核心概念与提示】h一、 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和应用、渗透作用发生必须的两个条件:(1)_;(2)_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的异同是_2、渗透作用的分析:(1)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由于_分子双向运动的差异所导致的。(2)水分子总的运动方向取决于溶液的_浓度而非_浓度。(3)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仍存在液面差h,则漏斗内溶液浓度_烧杯内溶液浓度。3、渗透系统的应用: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N现象及结论(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如何证明?)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例,_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质的浓度,细

2、胞_;当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_;当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质的浓度,水分进出达到动态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例,_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液的浓度,细胞_;当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液的浓度,细胞_;当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液的浓度,水分进出平衡。质壁分离的原因内因_的伸缩性不同_具有半透性外界溶液浓度_细胞液浓度外因分生区细胞和干种子细胞因_,不能发生渗透作用,无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质壁分离和复原时_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有_的存在,_变化不大。3.概念辩析: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可分化为_、_、_。原生质体:酶解法除去植物细胞_后

3、剩下的部分,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由_、_以及两膜之间的_所组成的,与原生质体相比,原生质层不包括 和 两部分。4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这些是因为_。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_。医生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_,是为了_。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1、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_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_作出假设:_ 设计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必须是_的植物细胞(既有_)。如果选用颜色浅的细胞可用活体染色剂将其染色,以及显微镜操作中应_或_使视野亮度暗一些。将植物细胞先浸润在_中,再浸润在_中,观

4、察其大小的变化进行实验:本实验构成_对照,因不再另设对照组,观察时需要利用_等仪器。中央液泡大小细胞大小颜色变化现象名称蔗糖溶液清水分析结果: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探究:a、 若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5g/ml,则实验现象为_,因为细胞_;b、 若使用一定浓度的NO3溶液或尿素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_,因为_c、如果用醋酸、乙醇做本实验则实验不会成功,原因是 3、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可以证明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以及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可以大致测出细胞液的浓度范围或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或鉴别植物对不同物质的选择透过性

5、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它实例1、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不同植物(如番茄、水稻)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能力_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能力_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_过程,吸收水分是_,吸收无机盐是_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含义是 。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的分布方式: 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膜外表面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_与_结合成的 ,叫做糖被。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_五、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模型结构示意图:糖蛋白的功能: 、 、 、 等2、结构特点: ,原因是 .、功能特点: ,取决于膜上的 。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

6、式1、细胞选择吸收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的高低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图例模型举例被动运输自由扩散、C02、H20、甘油、乙醇、苯等协助扩散_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主动运输的意义: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 ;细胞膜上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载体具有 和 。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 、 等。2、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内吞)和 (外排)原理:细胞膜的 ,这一生命活动过程 消耗ATP.、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实例:

7、动物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变形虫的运动,吞噬细胞摄取抗原(胞吞),分泌蛋白的分泌(胞吐),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胞吐),温度改变时膜厚度的变化,动物细胞的吸水膨胀及失水皱缩,质壁分离现象等【学生情况反馈】(注:此处由学生填写,反映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障碍)1学生反应难以理解的知识2学生反映不会做的试题类型【例题分析与习题训练】考点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和应用例题:1、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装置溶液、a、b浓度分别用A、M、M、Mb表示,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液面上升的高度h1、h。如果A、B、a、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D )

8、h12 MMb Bh12 MaMb C.hh MaM D.h1h2 aMb2、如图,在U形管中部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红色的细胞色素(相对分子质量13000的蛋白质)的水溶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D ) A。a、 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液面高度一致,侧为红色 Ca液面低于b液面,侧为红色D。液面高于b液面,侧为无色3、请根据下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 1 瓶 10% 的蔗糖溶液、 瓶 3的蔗糖溶液、 25L 的烧杯1 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 1 个、刻度玻璃管 1支、细线

9、1 根、支架1个. (1 )实验步骤: _; _; _;_;( 2 )结果分析:_; ( )实验步骤: 将一瓶溶液倒入烧杯中 将另一瓶溶液装满透析袋,并将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的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 将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在支架上,记录刻度玻璃管液面刻度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 ( 2 )结果分析:如果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 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是 1% 的蔗糖溶液;反之,可推知透析袋中的溶液是 10% 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中 30 的蔗糖溶液. 随堂反馈:1右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中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