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5217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 备课人:李鲜丽课 题第11课 春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2、学会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会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物。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领会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用准确的语言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文章中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教 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师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5分钟)二、朗读课文、分析讲解新课。(15分钟)三、师生互动,探究思考问题。(15分钟)四、小结课堂知识。(3分钟)五、布置课堂检测作业以

2、及课后作业。(7分钟)(一)导入新课:1、写作背景:朱自清1928年曾在那里走一文中表示自己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在那一时期前后的其他作品中,也确是反映了这种消极思想倾向。但春这篇文章的基调是积极进取的。所以,估计这篇作品的写作时间,是在1930年到1937年之间。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

3、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二)讲解新课:朱自清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春这篇优美的散文,

4、以生花妙笔,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一、请听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边听边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谈谈感受。 二 、默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可根据听录音时的记忆,也可查字典。三、全班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划分文章结构(画在书上)。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文章的结构划分,允许同学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应予以肯定。讨论后,请同学们给各部分、各层次归纳段意,抄写在笔记本上。同学们的笔记也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真正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允许同学们有创造性的归纳整理。教师发现好的,要当堂予以表扬。 四、请同学们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5、?教师点评:运用连续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盼春。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教师点评: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山色的朗润,一是春光明媚;二是山上的植物给山蒙上了淡绿色泽。水涨起来了,是冰雪融化,水量增大,水流加快,太阳光更加明朗红润,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图?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教师点评:作者描绘了小草刚刚长出的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又用“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爱,还写了小草的长势和生长的面积,用了“一大片

6、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更进一步写小草的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人们在小草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跑步,有无限惬意的感受。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课堂小结:春的结构是纵横结合式。全文分三部分,即:盼春、绘春、颂春,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纵式安排。第二部分绘春,共描绘了六幅春天的图画,即:春光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是横写景物,围绕“春”这一中心展开了广阔的图景。最后总的赞颂春天,照应文章的开头。(四)课堂检测巩固作业: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A. B.1.水涨起来了(

7、) 高梁涨红了脸() 物价上涨() A. B.2.捉迷藏() 宝藏() 矿藏() A. B.3.灯笼() 鸟笼()笼罩()A. B.4.应和() 随声附和()风和日丽() 二、阅读8、9、10三段,回答问题。 1.这三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这三段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3.最后一句“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后作业:1、做文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教师活动:情感导入回忆春天。(展示幻灯片)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教师活动:播放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不要求同学们看课文,可以闭眼静听。学生活动:听完录音后,四人一组讨论感受。然后,全班找1-2位同学谈听后的感受。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展示幻灯片)学生活动:带着教师设置的问题详细阅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回答。 以上各小题,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全班-一讨论,或边朗读边讨论。 教师活动:布置课堂检测作业。(展示幻灯片)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题。教 后 记审批检查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