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5052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主观题汇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汇编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1.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图1;图2;注:数据由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发布;(2)从哲学角度看,人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答案要点】经济建设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标的新要求,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材料一:在某市环保部门,第一小组同学了解到: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1.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图1;图2;注:数据由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发布;(2)从哲学角度看,人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答案要点】经济建设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3.党的十七大

2、报告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标的新要求,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材料一:在某市环保部门,第一小组同学了解到:123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1. 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图1图2注:数据由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发布。(2)从哲学角度看,人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推动经济发展。(6分)【答案要点】经济建设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经济建设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2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分析经济运行态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2分)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3、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建设平稳发展。(2分)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围绕?生态文明?,某校高三(1)班就某市空气质量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材料一:在某市环保部门,第一小组同学了解到:进入21世纪,某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众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材料二:在某市政府办公厅,第二小组同学了解到: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某市政府作出决策,启

4、动?绿色某市工程?。5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材料三:第三组同学根据网上搜索的资料,汇集整理了如下图表: 某市?蓝天目标?实现情况22008年年初,受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等影响,我国南方诸省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湖南某市政府在灾情发生后,紧紧围绕?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奋起抗灾。交通、公安、通信等部门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调运大量的药品、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解决受灾

5、群众的实际困难。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级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群团结一致,最终赢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答案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本次罕见的灾害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天灾不由人”有其合理性。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3分)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

6、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因此“抗灾不由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抗灾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3分)请你参与高三(1)班同学的下列探究活动: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某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9分)【答案要点】某市政府坚持从本市空气污染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某市工程”的正确决策;某市政府发挥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启动“绿色南京工程”,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某市政府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绿色某市工程”中遵循了生态规律,使某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7、(每点3分)4. 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江苏省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开学初,学校将循环教科书发放给学生。学期结束时,学校须将循环教科书全部收回,集中保存。而学生不允许在书上乱涂乱画。该政策实施一年后,某校同学对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对于该政策,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整理如下:赞同的声音:创业,有别于传统的就业模式,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分)在不少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课本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以循环使用是种惯例。 上一年级用完后留给下一级的师弟师妹用。拿美国来说,课本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日本达到10年。在我国课本使用寿命不过一年,甚至半年,许多课本只用一学期,有些连角都没皱却被

8、丢弃了,这增加了国家的负担,浪费了资源。有调查说,制造一吨纸,就要砍掉七棵10年生的大树,想想真令人痛心。反对的声音:6.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共和国的6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是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6分)【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不生搬硬套别国模式或书本教条;(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探

9、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2分)家长:学校里的循环教材是?公用书?,没有按学生编号区分,每节课上完 了就收上去,第二节课再发下来就混了,?这么多双手摸来摸去,要是有病菌,就会交叉感染。碰上流行性感冒怎么办??教师:有的教材印刷质量比较差,实际用起来可能不会很长。还有,?教材 这些年变来变去,怎么循环使用??学生:?以往我们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现在连名字都不让写了,真是不方 便啊,还不如让爸爸妈妈出钱把书买下来算了,也只要100多元

10、钱。?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对教材循环使用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认识?(6分)【答案要点】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主观因素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立场、观点、角度、需要等条件的限制。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会产生不同认识;人们的需要的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3分)从客观条件来看,受人们的社会地位、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于赞成者和反对者的社会地位、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对教材循环使用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3分)7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

11、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1)【答案要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

12、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4分)(2)【答案要点】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5.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到:网络是一个比较大的就业平台,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网络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市场是比较大的。从2008年9月至今,淘宝网上新开店铺每个月近20万家,网络创业热潮正扑面而来。

13、说明网络创业是如何体现实践特点的?【答案要点】体现实践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创造社会财富,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分)利用网络解决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2分)网络8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某校高三学生小明参加了以?回首家乡三十年?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小组活动,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材料: 小明的爷爷曾经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艰难历程。他回忆说,家乡的变化真不容易啊!俺村自然条件并不差,有着3112亩耕地、983亩鱼塘和3480人口。过去由于经营单一,思想保守,俺村成了出名的?贫穷村?。在党的改革开

14、放政策的指引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针对这一情况认真研究对策,制定并实施了?一果五金扩鱼塘?的致富方案,开发了一个300多亩的果场种植沙糖桔;引进了小五金加工企业;扩大了鱼塘面积,并大胆地将经营项目发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每年都有新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得俺村一跃成为本地有名的富裕村。小明爷爷的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7分)【答案要点】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本村当时的实际,制定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2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

15、们不断解放思想,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创新思路求发展,正体现了解放思想的要求。(2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3分)2. 材料一:图片1 图片2【第三单元】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在4月1日至3日在伦敦召开的G20国金融峰会。在这次会议上达成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11万亿美元,以增强该组织干预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政府也将为此注入400亿美元。对此,国内有的网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国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惹的祸,中国犯不着为美国?救市?。(2)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实体

16、经济的消极影响现在还没有见底)对我国怎样坚持对外开放提出了哪些警示?【答案要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分)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构成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需要各国联合应对,G20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巨资,其目的是增强该组织在全球的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少数网民“独善其身”的想法是错误的。(3分)注:图片1: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