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50184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填卡医生要按照传染病报告卡所附“填卡说明”,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对卡中的内容逐项认真仔细填写,注意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及规范,填报人签名。4、报告病种

2、: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马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5、由传染病管理科负责全院传染病

3、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6、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7、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8、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10、原始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由本单位保存3年。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