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849946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其中,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是决定因素。3估算(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要素的综合。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1)前提条件: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3)意义:影响发展战略,影响人口政策。2影响因素因素影响自然环境和资源的

2、优劣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其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人口的合理容量;但是当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时,人口合理容量就会降低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扩大资源的开发,并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封闭系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这一地区人口容量降低温馨提示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因此,资源虽然

3、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环境人口容量仍可能较大,如日本。3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适度消费。 情景导入先思考 目前,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所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 800万人的目标,更大大突破了北京“十一五”规划末常住人口1 625万人的控制目标。目前的人口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北京环境资源的承载极限。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 800万,“1 800万”指的是什么?如果超过了

4、会带来哪些问题?提示:“1 800万”是指北京市的环境承载力。如果超过环境承载力,将会导致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加剧、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 核心要点掌握好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到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环境承载力的自然环境要素有阳光、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环境承载力既可以从单一的因素考察,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粮食等,也可以从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进行综合考察。下表为从自然资源角度的分析:自然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意义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淡水资源过去

5、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区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应用体验不可少 (北京高考)读图,回答问题。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环境承载力低,绿洲、城镇大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河流两岸附近。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情景导入先思考 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人在此幸福地生活。几年后迁来一些人,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

6、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一些人,结果生活难以维持,大批人被迫外迁。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论解释吗?提示:草原上,开始属于“人口合理容量”;当第一次人口迁入后,已接近“环境人口容量”;当第二次人口迁入时,已超越草原“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 核心要点掌握好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及联系项目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考虑角度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淡水、土地等)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来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人口规模 “生存”和“发展”的差异它强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它表示的

7、是一个警戒值较好地体现了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人口数量多少多;仅从自然资源角度估算的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即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情况下的最大人口容量少;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来估算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主要因素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约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同点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某一具体时期,在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

8、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方法技巧很重要 图示法理解不同因素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ABC D2图中反映了(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BC D解析:1.C2.B读图可知,P和P均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

9、,人口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反之呈负相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34题。3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4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小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解析:3.B4.D第3题,读图可直接推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约100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10亿,即发

10、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90亿。第4题,资源越丰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读表回答13题。国家甲乙丙丁人口算术密度/(人/km2)313129703人口生理密度/(人/km2)5599343 50335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加拿大

11、B乙是印度C丙是埃及 D丁是中国解析:1.D2.C3.C第1题,由题意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通过计算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小到大为丙、丁、乙、甲。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地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小,耕地不足,故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第3题,加拿大纬度高,耕地面积小,不适合发展耕作业,故A项错误;印度耕地面积大,占国土总面积比重最大,故B项错误;埃及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故C项正确;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面积大,故D项错误。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46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

12、8亿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之内4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 BC D5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合理容量C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D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解析:4.A5.C6.C第4题,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科技水平条件下,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第5题,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科技、资源、教育、区域开放度等呈正相关。第6题,环境人口容量

13、受多个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78题。7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空间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D草场资源丰富8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A BC D解析:7.C8.B第7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场、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第8题,结合图可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从增加耕地和扩展科技应用领域方面来采取措施。但青藏地区增加耕地的潜力有限,同时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扩展

14、科技应用领域才是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是2007年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读图回答910题。9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 )A人口数量 B气候条件C地形条件 D国土面积10下列有关各国生物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比重大,因为青藏高原的面积大B巴西比重大,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大C印尼比重小,是因为国土面积小D印度比重小,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小解析:9.A10.C第9题,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第10题,中国比重大与中国国土面积大有关;巴西比重大与巴西的气候条件有关;印尼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