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8496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堂教学调研及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检查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根据铁力市教育局2015工作会议关于开展各校教育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的部署,2015年3月25起至4月23日,历经一个月,在教育局督导室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督导组一行到了市区四所小学进行了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开展的工作是进课堂、访师生、听评课、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等。到了四所学校,我本人共听了24节课,课后查看了24位讲课老师的教案,听了11位领导的评课,同时还查阅了四所学校的德育工作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总体反馈如下: 二、亮点 (一)备课1、备课管理得到学校的重视,且按常规要求教师

2、认真备课。备课最终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多数教师都有教案按时接受学校检查。无教案现象基本得到杜绝。2、从教案的个案呈现形式上来看,部分教案比较规范,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制定。(二)课堂教学本次调研,主要是到校抽签听课,是常态课,但多数老师们不慌不乱、教学思路清晰,各个环节有板有眼,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扎实训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1、目标意识得到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调控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欣喜的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多数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比较致力去落实

3、“知识与能力目标”,此外,有的教师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落实得更加扎实。2、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得到重视。 良好的习惯能使人获得进步,可能使人获得成功。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夯实基础,终身受益。教育学、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第二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和最佳时期。从课堂上来看,我们的老师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一小学多数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坐姿,到学习用具的准备和摆放,课堂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当堂训练中矫正学生的坐姿、执笔方法等等,这些细节都说明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4、的培养。3、语文阅读课以读为本的理念得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在朗读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这就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读为本的阅读理念,把读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在我所听的阅读教学课中,大多数老师们的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3、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把握好“导”的分寸,决不可越俎代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在阅读课堂上,好几位老师都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发现文本所蕴涵的

5、意义。洋浦小学罗文花执教的去年的树,罗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充分抓住童话中四处不同的对话,经过老师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去研读了文本,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反复地去品读,在品读中理解文本,感悟了童话的语言特点。全班二十多名学生不包括齐读,却有四十多人次的学生个体参与到朗读、诵读文本、谈读书体会、讨论交流、分角色朗读等教学活动中,加上多次有效的词语积累和用词说话的语言文字训练,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 4、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得到重视。 新课程改革以来,片面强调“人文性”,学生不能在有序的训练中形成语文能力,造成语文水平下降的问题一直困挠着广大的语

6、文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过于强化“人文性”的作用和力量,弱化“工具性”的地位和价值,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受到严重的削弱。解决的办法惟有提供语言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培养语文运用的能力,舍此为他途。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老师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实践环节。 比如五年级的新型玻璃一课中关于“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一句,看似简单,但干冲小学王坤老师却能够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入手,让学生仿照例句进行说话训练,强化学生对排比句和并列句式的感悟,强化

7、了语言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积淀了语感。5、“质疑解疑”法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在参与、在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深入地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运用了“检查预习-鼓励质疑-自主阅读-交流解疑”的教学模式,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安排学生质疑的课堂还不少呢,在此不多举例了。 6、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快乐识字。 学生的兴

8、趣,将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年级的口耳目一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老师首先运用认识实物图片的方法,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然后借助直观的实物图、古代记字法图片和生字卡,运用联想形象识字法、比较联系识字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通过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对学生的识字进行巩固,并当堂指导学生进行写字训练,

9、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一) 备课 1、多数教师备课过于简略,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或风格,有的简案只有几个大标题,各个环节残缺不全。部分教师教案量不足课时数;有些老师教案空缺较多甚至没有-缺少口语交际、习作指导与讲评等教案,相当部分教师复习课等几乎没备课。个别教师备课与上课相脱节。 2、很少发现认真备“作业设计”的教案。多数教案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上都是简单应付或没有针对性(总是做一做第一到第三题),作业没有很好地反映教学重点,没有发现分层性作业的设计。3、多数老师打印的教案未见二次修改,未形成自己的个案。4、有些老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文本、课标、教参以导致确定教学目标

10、不切合实际、重难点抓不准(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造成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效率低。 5、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应付的,缺少针对性。(二)课堂教学 1、有些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各个单元各个文本也有自己的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参考依据。可是,有些老师的目标意识不强,造成教学中:目标不明确或过高或过低;想面面俱到却抓不住重点;未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任务不明,重点抓不准。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多数教师对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所起的定向、诊断、矫正等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对课标的阶段要求不很明了,心中无数自然就教无方向,学也盲目;

11、三是没有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知道本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重点教什么,所以,不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可避免了。例如,二年级的酸的和甜的一课,老师与学生读完一遍书后,就进行了琐碎的分析,讲了一大堆道理,却把“读流利、读正确”,“初步感受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把句子写得更具体|”这些学段重点和单元重点忽视了,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2、有些课堂提问效率低。有些课堂,老师的设问要么过大,让学生无法入手;要么就是一些是非问,学生不用思考也能说上一个“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没价值。有的设问总是指向全班同学,未能引起学生个体的深入思考和听课的注意力;让一些同学人云亦云,人读我也跟着读,滥竽充数。例如,

12、有几堂识字课和英语课,课上全班学生齐读、齐认得很好,但课后小测试,一指名抽读,有一部分的学生马上就不懂了。因此,课堂提问要多考虑问题的价值,要多指向学生个体,齐读、齐答不易过多。3、部分课堂不能面向全体且语言文字训练不到位、不扎实。有些课堂华而不实,老师或分析过多,或“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多是一些字词的知识性传授或内容的简单理解,在听说读写方面总舍不得花些时间去开展训练,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有的老师关注学生面窄,没能把全体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去。一堂课下来,只是几个好学生的表演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却无可事事,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在多数的课堂中,这些问题都

13、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4、部分课堂生成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上有些老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完成预设为目的,一路奔走直到铃声响起。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也只为了寻找希望中的标准答案。对于课堂上突现的声音和现象,老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旧按部就班履行预设程序。而学生灵动的思维失去了强化的机会,课堂也少了活泼生动的气氛。例如,我听了两堂关于酸的和甜的一课。其中一位老师当教学进入让学生想对文中的动物说什么这一环节时,一个学生说:小猴子随便地去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容易产生危险。这样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对此,教师就让他坐下,不置可否,也不予评价。其实,这是课

14、堂难得的生成资源,从课文描述来看,猴子不是盲目尝试的,如果我们的教师即时捕捉住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以“猴子真的是盲目尝试吗”为问题,从课堂中找出具体语句,学习就会进入到新的层面,学生也会从中明白,尝试是必须的,没有勇敢的尝试是不会有所发现和创新的,但尝试还必须以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为前提,只有这样,才是有思想的人。可惜这位教师却没有这样做,白白浪费了稍纵即逝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令人扼腕叹息! 5、一些教师的评价语缺乏艺术性。评价语言空泛单调。可以肯定老师们深知激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老师的评价总是尽可能地肯定学生。于是,许多课堂出现了很多“你真棒”“好极了”“嗯”。这样空泛

15、单调的表扬已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样缺乏针对性的评价,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其次,单调的语言不利于学生感受民族语言的丰富性。评价语言缺乏指导作用。评价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评价语言的单调,老师的评价不能让更多的同学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样思考”。例如,一位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在让学生质疑时: 生1:老师,“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师:有谁知道? 生2:指天很大很大。 师:很好。有谁能用它来说一句话? 生: 这个教学片断:在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方面老师做得很不错,但从评价对教学导向作用这个角度来看,老师的评价还是有缺陷的:单调空泛的下一个“很好”的定论。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从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不能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更不能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思想层次上的提高。我认为老师能这样评价引导就更好了:“很好,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知道的吗?或是:很好,你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吗?”,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完后再用词说话。这样做的目的是除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以外,还能引导学生总结出“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等等”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 四、建 议(一)备课 1、首先要弄清撰写教案仅是备课的一个部分的问题。备课首要的基础就是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