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4967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电学错题本(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错题本1 .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2 .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3 .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4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5 .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 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6 .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7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8 .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 位移可能不同。9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 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

2、 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10 .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 纸带。11 .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12 .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 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 写纸下面。13 .“速度” 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 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 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 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4 .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

3、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 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 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二)15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16 .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17 .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18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具加速度不一定为零。19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20 .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21 .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22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 小。23 .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24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

4、一定在同一直线 上。25 .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26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 图象混淆。27 .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28 .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 意方向。(三)29 .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30 .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 响。31 .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 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32 .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 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 体积小”,只强调

5、“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33 .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 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34 .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 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 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35 .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 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 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36 .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37 .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 方

6、向。38 .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39 .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 线运动公式求解。40 .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41 .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 遇处。42 .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 定存在弹力。(四)43 .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 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44 .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45 .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

7、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 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46 .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 不是两端受力之差。47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48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49 .滑动摩擦力只以 环口 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50 .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51 .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 容易出错。52 .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53 .画力的图示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度。54 .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55 .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56 .在同一

8、次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五)57 .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 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 限位卡之间有摩擦。58 .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使 用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59 .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60 .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 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61 .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62 一个力分解成的两个分力,与原来的这个力一定是同性质的,一

9、定 是同一个受力物体,如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其重力可分解为使物体 下滑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不能说成下滑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63 .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 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64 .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 体质量有关。65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克 服惯性。66 .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受力不一定为零。67 .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 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当只研究

10、某 个力产生加速度时牛顿第二定律仍成立。68 .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力改变的同时加速度相应改 变。69 .虽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但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即惯性,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没有体现。70 .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 观物体。(六)71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 加速度a,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

11、析,不要漏力或添力。72 .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时注意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计算。73 .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选择正方向,一般我们选 择合外力的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74 .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 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75 .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 是向下。76 .有时加速度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 体也处于超、失重状态。77 .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78 .国际单位制是单位制的一种,不要把单位制理解成国际单位制

12、。79 .力的单位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80 .有些单位是常用单位而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如:小时、斤等。81 .进行物理计算时常需要统一单位。82 .只要存在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物体就做曲线运 动,与所受力是否为恒力无关。83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该点所在的轨迹的切线,而不是合外 力沿轨迹的切线。请注意区别。84 .合运动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运动,不一定是人感觉到的运动。(七)85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 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 直线运动。86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就是描述运动的

13、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如 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87 .运动的分解并不是把运动分开,物体先参与一个运动,然后再参与另一运动,而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从两个方向上分析物体的运动,分运 动间具有等时性,不存在先后关系。88 .竖直上抛运动整体法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初速度方向向 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列方程时可以先假设一个正方向,再用正、负号表 示各物理量的方向,尤其是位移的正、负,容易弄错,要特别注意。89 .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故其 v-t图象的斜率不变,应为一条 直线。90 .要注意题目描述中的隐蔽性,如“物体到达离抛出点 5m处”,不 一定是由抛出点上升5m ,有可能在下降阶

14、段到达该处,也有可能在抛出点 下方5m处。91 .平抛运动公式中的时间t是从抛出点开始计时的,否则公式不成立。92 .求平抛运动物体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时要注意应该用矢量相减 的方法。用平抛竖落仪研究平抛运动时结果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与同时 平抛的小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但此 实验不能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93 .并不是水平速度越大斜抛物体的射程就越远,射程的大小由初速度 和抛射角度两因素共同决定。94 .斜抛运动最高点的物体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95 .斜抛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但弹道曲线不具有对称性。96 .在半径不确定的情况下,不

15、能由角速度大小判断线速度大小,也不 能由线速度大小判断角速度大小。97 .地球上的各点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及角速度均相等, 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故各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98 .同一轮子上各质点的角速度关系:由于同一轮子上的各质点与转轴 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因此各质点角速度相同。各质点 具有相同的、T和n。(八)99 .在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摩擦传动中接触面不打滑) 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皮带上各点及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100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物体的合外力,但变速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不一定是合外力。101 .当向心力有静摩擦力提供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运动状 态决定的。102 .绳只能产生拉力,杆对球既可以产生拉力又可以产生压力,所以 求作用力时,应先利用临界条件判断杆对球施力的方向,或先假设力朝某 一方向,然后根据所求结果进行判断。103 .公式F=mv2/r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向心力就是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因此,牛顿定律及由牛顿定律导出 的一些规律(如超重、失重等)在本章仍适用。104 .物体做离心运动是向心力不足造成的,并不是受到“离心力”的 作用。105 .物体在完全失去向心力作用时,应沿当时物体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