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849556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本(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的汇 报(2018年7月)一、基本县情阜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东北部,属黑龙港流域,总面积697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4乡,610个行政村,总人口35.5万,耕地68.8万亩。阜城县始置于西汉高祖年间,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冀派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歌唱家于淑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等均享有盛誉。阜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是中华诗词之乡、冀派内画起源地,陈集剪纸风格独特,远销全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上,拥有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制品等特色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有工业泵、矿山机

2、械、阿拉伯民族服装、高档酒瓶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铸件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农业上,特色产业较为突出,拥有设施瓜菜、特色果品和畜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系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有机瓜菜种植基地示范县、国家西甜瓜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鸭梨之乡、中国杏梅之乡、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河北西瓜之乡,拥有漫河牌西瓜、霞口牌鸭梨等名牌产品,是京津等大中城市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我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优势较为明显,空气质量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5%,拥有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2万亩。近年来,我县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洁净城市

3、,并荣获省政府人居环境(进步)奖。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2.1万人。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的指示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聚力项目建设、城乡建设、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和党的建设“五大主战场”,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真抓实干,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衡水市第1位,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二、脱

4、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我县于2002年被列为河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为主线,以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奋斗目标,制定了“112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统揽”,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一个率先”,确保在全市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做到“两个倾斜”,在政策和帮扶两个方面大力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实现“三个显著提升”

5、,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经济收入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显著提升。按照这一思路,出台了阜城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实施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十项重点扶贫工程。2016年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时任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等领导同志专程来我县视察调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脱贫的各项要求,我们坚持精准滴灌,下绣花功夫,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举全县之力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17年底,全县272个贫困村中,已完成脱贫266个村、3237户、6106人,目前还有6个村、1004户、2449人尚未脱贫,贫困发

6、生率为0.83%。由于我县脱贫成效较为突出,县扶贫办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第一,狠抓责任落实,激发脱贫攻坚强大动能。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不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层层加压,充分调动各级抓扶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双组长的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抓、负总责。2017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23次,明确思路,指导调度;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

7、专题会议25次,制定措施,督导落实,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推进,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牵头、五名县级干部共同担当的五人精准脱贫领导小组,增设县脱贫攻坚办公室,抽调扶贫、财政等13个相关部门精干力量联合办公,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脱贫工作的组织协调。(二)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上率下主动担当,各县级领导同志带头落实包联制度,每人都分包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常态化进村入户,深入一线查实情、解难题,为全县做出表率。坚持层层落实责任,县、乡、村三级分别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精准扶贫目标及时限,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收兵。同时,县委、县政府和县直部门签订精准帮扶责任

8、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体系。各乡镇、部门分别建立扶贫脱贫机构,由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副职具体抓,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格局。(三)强化党建促脱贫。坚持“三级主官、五位书记”抓扶贫,即发挥好县、乡、村三级一把手,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村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带头作用,动员全县各级奋发有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突出抓好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积极运用考核激励举措,把3名扶贫力度大、成效明显的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树立鲜明导向,让各级干部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注重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积极优化队伍结构,以开展企业家村官计划为抓手,回引178名在外企业家

9、回村担任“两委”正职,其中107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提高带富致富能力。制定了村党组织书记星级管理评定办法,强化对贫困村支部书记的管理和考核激励,推荐2名脱贫成效突出的贫困村支部书记考录乡镇公务员。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帮助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基层组织全动员、千军万马抓扶贫的良好局面。我县抓党建促脱贫的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先后在全省抓党建促脱贫座谈会、全市现场会上进行了推广。(四)强化驻村帮扶。坚持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抽调821名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派驻全部272个贫困村,确保村村有人包,

10、户户有人管。在此基础上,向338个非贫困村派驻了帮扶责任人,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坚持建制度、创载体、优服务,完善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签订精准帮扶承诺书,健全驻村工作队综合经费使用办法,组织“大轮训”4次,驻村干部纪律作风不断提升,帮扶实效显著增强。为进一步促进帮扶工作,我们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每周吃一次派饭、每月一次入户走访、解决一批实际问题等“九个一”活动,推动了帮扶实效、满意度“双提升”。2017年,驻村干部走访困难群众达3万多次,捐助各类物品价值100多万元,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产业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23000多件,为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协调解决发展资金5000多万元,得到了贫困群众的热烈欢迎。(

11、五)强化整改落实。今年3月份,省扶贫办反馈我县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5个方面、9个具体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做到“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个县领导牵头,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整改台账”,分类施治,立行立改,限时整改。到目前,各类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包联扶贫工作责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的通知等19项制度文件,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促进了扶贫脱贫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六)强化督导调度。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重点工作大督查的重中之重,坚持周会商、旬

12、调度、月观摩制度,组成5个专门督导小组,深入各乡镇、贫困村和驻村工作队,进行严格督导检查,既查作风纪律,又查帮扶实效,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实现了督导检查常态化。第二,狠抓政策落实,全面保障贫困群众生活。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扶贫政策落实,为贫困群众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一)积极创新健康扶贫举措,切实杜绝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针对我县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我们坚持把上级政策与阜城实际相结合,积极创新思路,创造性地推进帮扶工作。从2016年开始,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健康扶贫政策,县财政拿出1300万元资金,设立健康扶贫专项基金,建立了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

13、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和专项基金五重保障机制,通过“防、治、降、提、增、扩、便”七项举措,为贫困群众建立起了一道有力的健康“保障线”。一是“防”,就是坚持预防为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预防服务功能,对建档立卡户实行“一对一”签约服务,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健康水平;二是“治”,就是为贫困群众治好病,先后实施了新县医院搬迁、中医院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医疗设施工程,并与北京301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省二院等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三是“降”,就是降低起付线,对贫困群众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大病保险住院一律取消起付线;四是“提”,

14、就是提高补偿比,对贫困群众普通门诊和慢性病门诊,补偿比一律提高到80%,大病住院补偿比一律提高到95%;五是“增”,就是增加慢性病补偿病种,我县对贫困群众的可补偿慢性病,在省定22种、市定10种基础上再新增18种,总的可补偿慢性病达到50种;六是“扩”,就是扩大健康扶贫覆盖面,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健康扶贫政策保障范畴;七是“便”,就是千方百计方便贫困群众看病,我们在县乡医疗机构分别建立了绿色通道和扶贫病房,贫困群众看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积极推行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住院就医报销一站式结算,切实方便了贫困群众。2017年,我县共为贫困群众增补医药费1060万元,受益群众1万余

15、人次,贫困群众医疗保障率达到100%,顺利通过河北省健康扶贫示范县验收,并被省卫计委申报为国家健康扶贫示范县。由于我县健康扶贫成效突出,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肯定批示,并在全省健康扶贫推进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二)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把教育摆在最优先位置,坚持从“起跑线”上帮起,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困难儿童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三免一助”等教育资助政策,大力实施中高职“雨露计划”,2017年,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745.32万元,资助困难学生7321人次,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的帮扶全覆盖,有力地防止了因贫辍学问题。(三)全面加强危房改造,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

16、。把让贫困群众放心住房作为帮扶重点,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房的要求,在全县全面开展拉网式危房排查、鉴定工作,共排查出690户贫困家庭危房。为减轻贫困群众负担,在省定危房改造补贴标准的基础上,由县财政拿出资金,对建档立卡五保户、低保户补贴标准提高10%。2017年,全县先后投入资金1289.49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255.49万元,对690户贫困家庭危房进行了全面修缮改造,让贫困群众全部住上了“放心房”。(四)着力强化政策兜底,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把政策兜底作为保障贫困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两线合一”政策,把保障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2855元提高到3300元,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7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757万元,发放特困人员生活保障金910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同时,投入财政资金560万元,资助全部贫困户参加了医疗保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第三,狠抓工作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