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数学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84866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学期数学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P89-9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2.通过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3.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加强对算理的分析,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算理。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出示一张披萨饼)动态演示“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进而得知:爸爸吃了张披萨饼,妈妈吃了张披萨饼。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吗?预设: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披萨饼?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披萨饼?(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问题中初步感受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披萨饼?该怎样列式?学生口答算式:38+18师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第二题: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几张披萨饼?学生口答算式:3818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观察这两个算式,引出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列算式,在具体的题目中初步感受分数加、减法的含义。)2.探究同

3、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说出38+18 的结果后,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或者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的方法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有想法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验证结果,在探究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3.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汇报是怎样计算的,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规范书写。(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交流产生思维碰撞,逐步完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4.迁移类推,尝试独立解决同分母分数减法问题。学生独立解决,解释算理。(设计意图:有了同分母

4、分数加法的学习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5.练习感知跟两道同分母分数加法、两道同分母分数减法练习,让学生说一说算理。6.总结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出示算式,学生观察概括出计算法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意图:通过感知,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7.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出示整数、小数竖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观察比较。(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扣学生经验中“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

5、算理”,让学生明白它们虽然表面上截然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列式并计算(设计意图:前面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利用此题中的线段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沟通与整数加、减法含义的联系。)2.计算29+59=79 910710=210=15 57+27=77=1(设计意图:一般练习和连加连减专项练习,意在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强化算理;进一步感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3.数学小资料收听九章算术中的有关资料,沟通联系,建立民族自豪感,体会不谋而合。(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回顾本节课探究过程,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辨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