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84596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下学期生物复习第1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起源:达尔文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分化为人类和类人猿;直立行走使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露西(300万年前)可使用工具;东非人(175万年前)可使用工具及制造简单工具;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现代类人猿仍过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第二节 人的生殖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男性生殖系统:内(阴茎:射精排尿和阴囊)外(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

2、存精子和促进精子发育成熟、输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女性生殖系统:内即位于盆腔内(卵巢: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精子和卵子、子宫:孕育胎儿等、阴道:经血排出和胎儿分娩通道)、外生殖过程:受精/着床/怀孕(妊娠)/分娩受精:成熟的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妊娠: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熟过程。280天左右分娩:胎儿生长发育成熟而从母体子宫娩出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胚胎发育到8周左右,外貌已具人形,从这时到出生的胚胎叫胎儿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孵黄提供营养;着床后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和脐带;胎盘呈扁圆形,一般怀孕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分娩

3、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试管婴儿: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实验室的试管代替输卵管的功能第三节 青春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睾丸体积增大、女卵巢发育快;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第一性征,青春期男女出现的其他性别差异叫第二性征;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胡须、腋毛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变低,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骨盆变宽、乳房增大、声调变高等;一般来说身高突增的年龄女孩早于男孩,女8.5-9,男10.5-1遗精和月经:男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叫遗精。首次一般15岁,多数每月

4、一两次,也有三四天一次;月经一般12-18,月经期5天左右,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受伤,全身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卫生第四节 计划生育1990年我国人口11.6亿人。80年代后期进入一个新的生育高峰期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晚婚(男22,女20)晚2-3年;晚育(婚后推迟2-3年);少生;优生(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龙凤胎(一男一女)是因为两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排卵、受精和怀孕过程P10第2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水、

5、无机盐属于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提供能量有机物:糖(打葡萄糖液),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糖类,红薯、土豆、馒头、米饭等食物含糖类多;脂肪:供给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是供能营养素中能值最高的营养素,肥肉、大豆、花生中有较多脂肪;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复的主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组织(肌肉、内脏、皮肤、毛发、大脑、血液、骨骼)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鱼、鸡蛋、牛奶、瘦肉和大豆中含较多蛋白质水和无机盐: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的体重的60%是水,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其中以体液最多。年龄越小水

6、分占体重的比例越大,男子较女子多(脂肪少),水的生理功能:可以调节体温、是体内运送养料与代谢物的载体、参与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人体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盐。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主要来源:食盐、酱油、腌制食品、烟熏食品、咸味食品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钙可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食物:牛奶、酸奶、燕麦片、海参、虾皮、小麦、大豆粉、豆制品镁: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元素。缺镁可导致神经紧张、情绪不稳、肌震颤等。食物:新鲜绿叶蔬菜、坚果、粗粮等磷:是构成骨骼及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严重缺磷可导致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食物:瘦肉、蛋、奶、动物内脏、海带

7、、花生、坚果、粗粮等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食物:动物肝脏、肾脏、鱼子酱、瘦肉、马铃薯、麦 等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缺碘可导致呆小症、儿童及成人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食物: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干贝、海参等锌: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孕妇缺锌可导致婴儿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味觉故障等。维生素:又称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食物:猪肝、鱼肝油、绿色蔬菜维生素B:神经炎、脚气病(缺维生素B1)、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食物:动物肝脏、瘦

8、肉、蛋、牛奶、豆制品、谷物、胡萝卜、鱼、蔬菜等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如牙出血。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食物:鱼肝油、蛋黄、乳制品中。阑尾炎手术后建议多吃瘦肉、鱼和蛋 刷牙时牙出血应多吃蔬菜和水果组成人体细胞的最主要物质是蛋白质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和肛门。其中口腔中有舌和牙齿;食道是食物进入人体内的通道;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叫贲门,下端与小肠相接叫幽门。小肠主要消化和吸收器官,在消化道中最长,大约有5-6米,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是胆汗和胰液注入处,且能分泌与消化有关的酶

9、;大肠:较小肠粗大,但长度只有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肝脏、胃腺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消化酶。其中唾液腺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还可湿润口腔和食物,有一定杀菌作用;胃腺分泌胃液,适于消化蛋白质,分泌过少会消化不良,分泌过多会烧心、反酸、溃疡等,可用碱性药物中和治疗;胰:位于胃的后方,分泌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是最具消化力的消化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肠腺:含几种消化酶,在小肠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消化作用;肝脏:最大消化腺,无消化酶。消化功能是分泌胆汁,先到胆囊中暂存,有食物时进入十二指肠。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中的消化:机械性消化,有唾

10、液淀粉酶将食品中淀粉转变成麦芽糖,而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中只是机械性消化胃内的消化:有两种机能(暂时贮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胃进入小肠的过程称胃的排空,完全排空要4-6小时,混合食物排空为4-5小时小肠内的消化:胰分泌胰液(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胆汁由肝脏分泌碱性液体,贮存在胆囊中,进十二指肠,最重要成分是胆盐;小肠液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一种弱碱性液体,有各种酶,食物在小肠彻底完成化学分解,消化成完成可被肠壁吸收的物质大肠功能:只含少量消化酶,无明显消化作用。主要功能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有大量细菌,合成维生素被人体吸收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

11、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吸收部位:口腔和食道基本不吸收什么物质,胃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喝酒伤胃),大肠只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消化后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小肠很长,小肠黏膜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上又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小肠体表面积。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约3-5小时,平均为5小时。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营养物质:食盐、葡萄糖、维生素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常见不良饮食习惯与健康牙龈出血要吃新鲜水

12、果和绿色蔬菜,高血压要少吃盐,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注意:少饮少食与健康;挑食偏食与健康;暴饮暴食与健康合理营养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称营养不良。平衡膳食宝塔:共五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出不穷,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油脂类第五层)比例均衡吃五类食物,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习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能量摄入:早餐30%,午餐40%,晚餐30%食品安全蘑菇一类是真菌,吃有素的是真

13、菌性中毒;买肉时看检疫合格;河豚是有剧毒鱼;吃剩菜剩饭或腐烂食物有时会细菌性中毒;马铃薯芽含有毒成分绿色食品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并非都是绿色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化学合成物的量不同分A级AA级,A级限定使用化学物质,AA级不允许使用化学物质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呼吸道的作用作用:气体通道,使进入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分左右两腔,前鼻腔有鼻毛,可减少尘埃等有害物质吸入。可给吸入气体

14、加温加湿。保护性反射,除上述呼吸作用外,还有嗅觉作用咽:由黏膜和咽肌组成,具有吞咽和呼吸功能,重要发音器官,分鼻咽部、口咽部及喉咽部三部分,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喉:发音器官,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所组成,喉腔内有左右各一条声带,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气管和支气管: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工作人员易得职业病;发生沙尘暴时人们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剧毒环境甚至佩带防毒面具。吃饭菜时笑及说话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是因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外界空气

15、经过呼吸道处理后经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结构简介: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呼气吸气一分钟约16次胸廓在呼吸时变化: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分降,胸廓上下径增大。吸气时相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肋间肌和膈肌变化:收缩,胸廓体积变大,导致肺容积增大)呼气相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成人肺有3亿左右肺泡气体交换原理:气体在肺泡和在组织内的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气体浓度与压力有关,浓度高压力大,气体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呼出气体组成成分变化: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外界和肺)吸气时,许多肺泡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二气化碳也透过它们进入肺泡,再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注意:呼气和吸气时肺泡和血液间氧和二氧化碳变化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这些有毒物质可引起肺癌等,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病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可吸入颗粒物是三项常用指标空气污染指数有五级:0-50优、51-100良好、101-200轻度污染、201-300中度污染、300以上重度污染常见空气污染源:工厂排放浓烟、汽车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