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84596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数水利史上灌溉用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数水利史上的浇灌器具古代没有现在发达的科技却耕作着大批的农田那么他们依赖什么给作物进行浇灌呢下边我们一同来看看在不一样期间的浇灌技术感觉先人的智慧吧简介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古代汉族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朝在农业浇灌方面,开始采纳桔槔。 出现时间商朝结构及其原理它是在一根直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修长的杠杆, 中间是支点,尾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同一落,汲水能够省力。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此后,由于杠杆尾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相当于一个一般的杠杆。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不

2、汲水时,石头地点较低(位能亦小);当要汲水时,人则使劲将直杆与汲器往下压,与此同时.另一端石头的地点则上涨(位能增添)。当汲器汲满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石头本来所储藏的位能因此转 化:经过杠杆作用,便可能将汲器提高。 长处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惫程度。简介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备,流行于北方地域。出现时间周朝结构及其原理转轴上缠有绳子。绳子是一种利用轮轴理的在井上布置带有水平转轴的支撑架。转轴一端装有曲柄,下端系有水桶。用人力或畜力转动曲柄,即可自井中提水。起重机具。长处方便灵巧、安全、省人省力的长处。简介井车,是由辘轳发展而来的古代从深井中提水进行浇灌的工具。圆木上绞缠绳子,索系水平,圆木旋

3、转,带动绳子。水斗随之起落以取水,水斗只直上直下。不可以绕圆木旋转。出现时间隋朝结构及其原理将很多木制水斗都以小横轴连 接成串,好像大链,套在井上边一大轮上;在这大轮的轴的一头,装上一个大立齿轮,再和上部一个大卧齿轮相连接;用畜力或人力拉动套杆,则卧齿轮展转,大立齿轮及大轮随之而转,盛水水斗连续上涨,绕过大轮,失倾注于水簸箕,再流入田地中,空水斗由另一边下降,这样循环往复。长处与辘轳、桔槔同样,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惫程度,而且效率更高。简介戽斗,一种取水灌田用的旧式汉族农具。戽斗很早就在中国用于浇灌农田了。由于人的身高所限,戽斗的提水高度一般在 0.51米。有些地方把水斗做簸箕形,绑在杆上,

4、一人操作即可。出现时间 汉结构及其原理用竹蔑、藤条等编成。略似斗,两边有绳,使用时两人对站,拉绳汲水。亦有中间装把供一人使用的。长处小巧灵巧方便简介翻车(龙骨水车)和翻车结构近似的还有吸取井水的井车。 翻车最先多用人力驱动,此后出现了以 风能或水能驱动的翻车。出现时间东汉结构及其原理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搁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 板。刮水板之间由铰关挨次连结,首尾连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头各有一带齿木轴。转动上轴,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行,同时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 长处提水 效率更高简介渴乌,指中国古代吸水用的曲管,是利用虹吸管原理制作的水利装置。出现 时间东汉结构及其原理一段曲管,古时用竹或铜制

5、成,利用虹吸效应,在存在一 定高度落差时,将水越过一个高度引到另一边。长处结构简单简介筒车,是一种轮式水车,多为水力驱动。出现时间唐朝结构及其原理在水流 急湍处建一水轮,水轮底部没入水中,顶部高出河岸,轮上倾斜绑置若干竹筒水 流激动水轮,竹筒临流取水并随水轮转至轮顶时, 将水自动倒入木槽,再流入田间。黄河流域筒车多为木质,长江以南的筒车多为竹质。长处便于浇灌,节俭人力,劳动效率高看完先人的智慧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近代浇灌技术又有什么发展吧简介滴灌,是依据作物需水要求,经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注水器,将水 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平均而又迟缓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注水 方法。结构及其原理

6、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构成1 .首部枢纽:包含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丈量仪表等。其 作用是 抽水、施肥、过滤,以必定的压力将必定数目的水送入干管。2 .管路:包含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需的调理设备 (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 节器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平均地输送到滴头。3. 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细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 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往常放在土壤表面,亦能够浅埋保护。简略技术:用1-5条管径为4-6毫米、长度为55米的塑料细管作毛管,在毛管 首部5米处开始打孔,孔径为1.2毫米,每两孔间距35厘米,毛管与毛管相隔 2米为宜。

7、使用时,先把毛管的首部直接插入水池,而后固定好,利用倒虹吸原理,将水经过输水短管进入多孔毛管,待毛管尾部有水流且无杂物后堵好,而后把 每条毛管按2米间距放在作物邻近,每行作物待注水适合后再移到另一行灌溉。长处水的利用率高,更高的节水增产成效简介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拥有必定压力的水喷到 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下降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浇灌方式。结构及其原理一个完好的喷灌系一致般由喷头、管网、首部和水源构成。1喷头:喷头用于将水分别成水滴,好像降雨一般比较平均地喷洒在栽种地区。2. 管网:其作用是将压力水输送并分派到所需浇灌的栽种地区。由不一样管径的管 道构成,分干管

8、、支管、毛管等,经过各样相应的管件、阀门等设备将各级管道 连结成完好的管网系统。现代浇灌系统的管网多采纳施工方便、 水力学性能优秀 且不会锈蚀的塑料管道,如PVC管、PE管等。同时,应依据需要在管网中安装 必需的安全装置,如进排气阀、限压阀、泄水阀等。3. 首部: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水质办理、肥料注入和系统控 制。一般包含动力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泄压阀、逆止阀、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如自动浇灌控制器、衡压变频控制装置等。首部设备的多少, 可视系统种类、水源条件及用户要求有所增减。如在利用城市供水系统作为水源 的状况下,常常不需要加压水泵。4. 水源:井泉,湖泊、水库,河流及城市供水系统均可作为喷注水源。在整个生 长季节,水源应有靠谱的供水保证。同时,水源水质应知足浇注水质标准的要求。长处省水省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适应性强,破不坏土壤结构、调理地面天气且不受地形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