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842920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宁波大学教授 赵江滨一、享受文化是公众的基本权利人的文化需求相对于人的基本物质需要表现为某种滞后性,但对人来说,文 化具有更为本质的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 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即使从社会的宏观层面来衡量,文化也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力”,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 展趋势的日益明显,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益突出,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 德鲁克认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 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

2、和劳动,而是文化。”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也表示, 在当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在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没有一样比知识 更加用途广泛”。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可能会忽视这个问题: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 文化,也是每一个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没有文化,就没有人文精神;没有人文 精神,城市的发展也就走不远。然而当宁波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人均GDP6000美 元时,上述文化需求逐渐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被凸现出来(如慈溪周巷镇民办文 艺刊物梨风的出现就是一个突出事例,棋牌室的盛行也说明了自发的文化需 求的旺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也就必然被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 海市已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

3、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举措。由此可见在现 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二、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型的产物,从管理转向服务也是世界发达国 家政府职能改革的趋势。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是当前我国文化 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演进,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新形势下实现政府职能转换的结果。它体现了一个现代政府对自身功能的定 位和责任的确认。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的目标。2004 年 2 月,温家宝总理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

4、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 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指出公共服务,“就 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 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 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从简化的意义上,中国目前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由两个方面构成:其一是文 化事业的改革,其二是文化产业的推进。文化事业一般又分两大类:公益性文化 事业和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公共文化”包 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而满足公共文化需 求的“公共

5、文化产品与服务”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换言之,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体 系。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 共文化管制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寓含着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文化权 利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是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 对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具有三个特征:公益 化,社会化,系统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般有下面九个系统组成:(一)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主要提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构建社会公 益的价值观念系统。公共文化政策是创造公共

6、文化繁荣的基石,公益意识是促进 公共文化发展的基础,价值观念是构建公共文化的根本。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公 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正在制定中的图书馆法等都属于这一体系。(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我国已经建成的覆盖城乡的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 公园、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以及代表国家及各地最高水平的、具有 标志性特征的剧院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公共文化场所是人民群 众享受公共文化的最基本的场所,只有形成起一个遍及全国各地,合理布局、公 平准入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才能实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三)公共文化生产、运营

7、体系。指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运营系 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和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 务机构体系。只有这一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产品提 供给人民群众,极大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其 文化权益的 实现、文化需求的满足。)公共文化信息体系。是一个关于公共文化社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程序、方式、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直接享受到某些可以信息化的公共文 化服务内容。这一体系既包括国际互联网上的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也包括全 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正

8、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以及网上博物馆、 网上艺术馆、网上培训,在上海等地社区开始兴建的“信息苑”等。是利用现代 化手段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武器,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未来趋势。(五)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包括政府的拨款、贴息贷款及融资、集资 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等。一个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血脉。国外经验表明,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投入,政府的责任应 该是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进行投资。通过服务的市场化、资金 的社会化才能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良性运转,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 务,构筑一个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六)公共文化人才体系。由参

9、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业余文化 队伍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是保证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中坚。一个完整的人才体系,不仅包括参与事业的各 种人才,更重要的是建设一整套吸引人才、帮助人才创出业绩的良好的人才制度, 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并得到 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七)公共文化创新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任何事业得到发展 的前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里,创新尤其重要,它是一个社会的公民是否能够 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激发社会整体创造能力,形成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 基础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主要包

10、括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地点的 创新以及服务的创新。(八)公共文化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了人 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了人民文化的权益,不能只靠“口碑”,需要一套科学、 完整的指标体系去衡量。这套体系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尽可能量化的、可衡量的, 其次它必须涵盖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方面。(九)公共文化评估、监督体系。没有评估的监督是没有依据的监督,达不 到监督的效果;没有了监督,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作就会陷入混乱。因此, 必须形成一个权威的评估系统,同时,政府可以依据评估的结果对公共文化服务 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制,从而保证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的

11、拨款(投资)、社会捐助等资金得到了正当、合理的使用等等。三、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政府是一个全能型的政府,几乎包揽了社会公共事务 的全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建立了庞大的事业单位系统提供社会公共事业服务。 目前,中国有130 多万个事业单位,职工总数接近3000 万,资产近3000 亿 元。这些事业单位由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由国务院及各级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查 登记,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均主要由政府决定或财政供给,在现实 生活中属于依赖于国家拨款的准政府组织。文化事业单位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部 分,主要是为了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所设立的。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

12、的全部承揽,文化事业单位不仅承担了公 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也相当部分的承担了公共文化管理的职能,成为“二政府” 或“准政府”。从而造成了文化事业单位机构臃肿、高成本、低效率、低服务的 恶症。八十年代开始,对事业单位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这种的改革取 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引入了一些不合理的激励因素,结果导致“事业单位创 收的积极性很高,但在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方面积极性却没有那么高。 更糟糕的是,强烈的创收积极性在一些地区导致服务质量恶化,并且造成了不公 平现象。”(世界银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可以用三个矛盾来概括: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13、总量不足同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的矛盾。从国 夕卜经验看,在人均GDP超过1 0 0 0美元之后,人们对各种公共服务的需求开 始进入高增长期。我国2006年人均GDP已超2000美元,而宁波的人均GDP 更超过了6000美元,这预示了中国国民的文化需求已经计入十分强劲的时期。 但是,由于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滞后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在实物(物质)产品 大量过剩的同时,我们的公共文化供给却严重不足,能够向社会成员分配的文化 财富还十分有限,突出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价 格偏高,等等。尤其在广大农村表现的更为严重。其次,投入和产出的矛盾,国家对各类文化事业机构的投入与公共文化

14、服务 产品的产出严重的不对称。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在相当程度上是用于养人,而 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严重不足。这说明,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经济体 制下形成的国家办文化事业、国家管文化事业、国家养文化事业和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基本格局应当彻底打破了。国家继续包揽公共文化服务既是不可能的,又 是不必要的。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资金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我们应当为他 们提供这一机会。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国务院通过关于鼓 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非公经济不断 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这一矛盾将得到缓解。第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和广大弱势群体得不到公共

15、文化服务的矛 盾。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是文化产品分配不均衡的直接原因,再加上不少地方的 领导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文化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成比例,由此造成文 化设施的落后、文化场地的匮乏、文化产品供应紧张。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形 成社会不同群体无法共同享有文化成果,广大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有的公共文 化服务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这三大矛盾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一)普遍提供的原则。即国家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公 众普遍提供,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政府面向公众 的一种文化回报;获取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公众普遍享

16、有的基本文化权利。作 为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政府,应该“按照普遍服务 的原则”,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 基本的文化服务,并使之惠及社会的全体成员。这就是说,只要是我国的公民, 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南北东西,钱不分多寡贫富,业不分工农商学,都应该 普遍地享有国家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要使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更 多地流向基层、流向农村、流向弱势群体,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均衡发展,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 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目 标要求,使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二)就近方便的原则。即国家政府要为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创造各种方便条件,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以最便捷、最经济的路径,充分地被广大的人民群 众所获取和享用。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公众的“文化宴席”,其价值实现的基 本方式就是要被社会公众所广泛获取和充分享用。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