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84280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得意B如鱼得水C百炼成钢D草木皆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春风得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如鱼得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草木皆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

2、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2015毕节市)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

3、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花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也在运动,只是运动速率慢了,故选项解释错误C、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分子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

4、的关键3(3分)(2015毕节市)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毕节市人民的骄傲,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其中最具魅力的是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试问碳酸钙属于哪类物质()A酸B碱C盐D氧化物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是

5、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2015毕节市)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B用嘴吹灭酒精灯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量筒内液体体积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砝码一般是金属制成的,我们是手上有汗渍,能使砝码生锈,造成称量不准确;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C、测定pH,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

6、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解答:解:A、取用砝码要用镊子,用手取用砝码会使砝码生锈,造成以后称量不准确故A错误;B、酒精灯应该用盖子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故B错误;C、测定pH,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置于表面皿内,操作合理,故C正确;D、配制溶液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常用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5(3分)(2015毕节市)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为红棕色气体叫二氧化氮(NO2),此氧化物中氮的化合价是()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

7、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氮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3分)(2015毕节市)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微观粒子

8、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判断: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得失电子难易程度;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等解答:解: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个,故A正确;B、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B正确;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C正确;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7(3分)(2015毕节市)生活中有许多盐,小苏

9、打是其中一种,下列小苏打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Na2CO3BNaHCO3CNaClDNa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或苏打,故错误;B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故正确;C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俗称食盐,故错误;D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8(3分)(2015毕节市)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是“生态建设”,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A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为解决白色污染,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C人

10、们富裕了,建议每家每户使用私家车D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泛伐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水体中的磷元素、氮元素、钾元素含量过高时,容易导致水中的植物疯长,从而使水质下降解答;B、根据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易造成空气污染解答;C、根据使用私家车,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解答;D、根据森林能够防风固沙解答解答:解: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时,磷元素会进入水体中,从而污染水源故错误;B、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C、使用私家车,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11、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故错误;D、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故正确答案:D点评: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如何能够既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又能够不污染环境是目前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2分)9(3分)(2015毕节市)今年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火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肥皂水,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煮沸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自然界的水含有可溶性杂

12、质和不溶性杂质,以及含有细菌等物质进行分析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解答解答:解:自然界的水一般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沉降,再进行沉淀,使颗粒大的先沉淀,然后过滤,将不溶物除去,最后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答案: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 肥皂水 煮沸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10(2分)(2015毕节市)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该反应属于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考点:碳的

13、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C+O2CO2;放热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1(3分)(2015毕节市)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无色酚酞试液

14、来进行实验,该试液从无色变成红色,能确定其呈碱性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验证某溶液呈碱性,一般选用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无色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该试液从无色变成红色,能确定其呈碱性故答案为:无色酚酞;无;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验证某溶液呈碱性一般选用酚酞溶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4分)(2015毕节市)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20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