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842792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第二课时课后练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武传第二课时练习1.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何以女为见?B.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 单于召会武官属。D.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2.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峰之。A、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B、惠等哭,琴归营C、左,乃陷大泽中。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3.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闲氏归汉。事如此,此必及我B、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C、照犯乃死,重负国!照笑于大方之家D、位药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屈节辱命,単生何面目以归汉?4. 下列句

2、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例句:天用雪。A、抵*乃得归。B、警弓弩。C、药汉节牧羊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迷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义)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人),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

3、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患: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患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繇(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来源:今朝教育网。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

4、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B. 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

5、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C. 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萤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D. 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态/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典章、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专通一经、教授生徒的官职。B. 对策,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回答自汉朝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C. 五伯,即春秋五霸,说法之一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D. 茂材,即

6、秀才,跟明清时秀才一样,因避汉光武帝刘秀名讳而改称,明清乡试考中的秀才也沿用此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的后面讲学;弟子们后人学的由先人学的传授学业,甚至有的学生都没有见过他。B. 董仲舒得到重用,两度担任国相。他先辅助骄傲勇武的易王,后辅助凶残蛮横的胶西王;他审时度势、巧施计谋,将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C. 董仲舒廉洁正直,受到权臣嫉恨。他认为掌握大权、位至公卿的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所以对董仲舒心生嫉恨,之后终于寻找时机对他进行了报复。D. 董仲舒居家著书,仍然注重国事。他辞官归家之后埋头修学著书,但只要朝廷派官员到他家征询他对重大问题意见,他都会有根有据地作出解答。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2)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