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4240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种大出血的急诊处理急诊工作方法 掌握生命体征始终放在首位:先救命,后辨病一、外伤出血外伤出血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急救第一阶段 检查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四肢活动等。时间要求:2min。 尽快把握致命伤的情况 :上呼吸道阻塞、张力性气胸、出血性休克、脑疝、心包填塞等。 第二阶段 确保气道通畅(气管插管,呼吸机),充分供氧。 保持、新建静脉通路(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采血(血型及交叉试验)、多路静脉输液,及时开始抗休克治疗,测定中心静脉压。 控制出血(压迫止血、止血带等)。 监护心电图和中心静脉压。 第三阶段 留置鼻胃管、导尿管(取

2、尿送检、观察尿量)。详细追问现病史和过去史。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最主要的神经系统检查。第四阶段 进行辅助性诊断检查(X线、B超、CT)或简单的诊断性操作(胸穿、腹穿等)。第五阶段 主要损伤的特殊治疗和监护(按先后顺序排列) 胸部及心脏大血管伤: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开胸手术等; 腹部:剖腹探查术; 颅脑损伤或颅内血肿:在紧急情况下与和 同时或先后进行; 四肢、颜面和骨盆:骨折的整复、固定、牵引。 外出血的紧急止血 一)、指压法止血 头面部出血:压迫同侧面动脉(下颌骨角前23横指处向下颌骨压迫); 颈部出血:压迫同侧颈动脉(一般于第5颈椎横突水平向后压迫,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肩部出血:

3、锁骨上凹扪及锁骨下动脉搏动后对准第一肋骨压迫; 上臂出血:腋窝中点压向肱骨头(腋动脉),肱二头肌内侧压向肱骨干; 下肢出血:可压迫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股动脉。二)、止血带的使用 :主要用于四肢的止血。 1. 类型 :常用充气止血带和橡皮管止血带。充气止血带 :接触面广、压力均匀,能准确控制压力的大小,但现场抢救时不易获得; 橡皮管止血带 :现场抢救使用最广,但施压面窄、容易造成神经和皮肤损伤。 2. 止血带的缠扎部位 : 上肢 :上臂上1/3 处 下肢 :大腿中、下1/3 交界处 禁区 :上臂中、下1/3 处容易损伤桡神经! 3. 止血带的压力:上肢:40kPa(300mmHg)下肢:66.5kP

4、a(500mmHg)橡皮管:能阻断动脉血流的最低压力(经验控制),要有垫衬(减少神经和皮肤损伤)。 4. 注意事项 : 做好标记,写明扎止血带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 小时。如须缠扎时间较长,应定时放松至少30 秒,放松止血带期间用指压法或伤口处加压包扎法暂时止血。三、其他止血法 : 1.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头颈、躯干和四肢体表出血; 2. 填塞止血法 :一般只用于大腿跟部、腋窝或肩部等处难以用一般加压包扎的较大出血。 内出血的诊处 早期诊断是关键!血胸 血容量减少:面色苍白,口渴,脉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胸膜腔积液: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气管下段偏向健侧,伤侧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

5、,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X 线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可确诊。 血胸 绝大多数的出血都会自动停止。一般而言,在X 光片上看得到的血胸都需要大口径的胸管引流。若立刻引流出1500 毫升的血液或持续四小时的出血量超过每小时200 毫升,就要考虑开胸止血手术。胸腔内的出血量达1500 毫升以上称大量血胸,临床表征是休克,颈静脉可以因缺血性休克造成平陷,也可能因大量血胸造成纵隔腔移位使得血液回流不顺而鼓胀,呼吸音消失,扣诊实音加强。 大量血胸处理 大量输液,并校正休克现象( 必要时须输血)插入胸管引流,并避免肺脏被血块挤压而塌陷 由合格医师行剖胸探查术,并修补创伤之血管或肺脏 血腹 血容量减少

6、表现,甚至休克; 腹部体征:腹膨隆,可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叩诊浊音或移动性浊音(+ ); B超、CT 或诊断性腹腔穿刺可确诊。 血腹 输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预防感染;血流动力学稳定、辅助检查提示脾或肝包膜下破裂出血、腹腔积液量少,可考虑先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HB、HCT、尿量等变化;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HR、BP)、休克或HB、HCT进行性下降,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失血性休克的液体治疗 休克诊断 )发生休克的病因)意识异常)脉搏快超过100次min)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皮肤发花、粘膜苍白紫绀,尿量小于17ml/h 或无尿)收缩压小于80mmHg)脉压小

7、于20mmHg)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远有水平下降30以上凡符合1),以及2)3)4)中的两项,和5)6)7)中的一项者,即可诊断。失血量估计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正常为0.45。指数为1,失血量约1000ml;指数为2,失血约2000ml。 收缩压:10.7kPa(80mmHg)以下,失血约1500ml以上。凡有以下情况之一,失血量约1500ml以上:皮肤苍白、口渴;颈外静脉塌陷;快速输平衡液1000ml,血压仍不回升;一侧股骨开放性骨折或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输液输血原则失血的后果:1、低血容量;2、失血性贫血治疗:第一步:迅速补充血容量(组织灌注)第二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第三步:纠正

8、可能存在的止血或凝血障碍三个难点1)晶体液还是胶体液?2)红细胞还是全血?3)库血还是新鲜血?首批晶体液扩容1)早期有效扩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和组织间液都很重要;3)证明首批扩容液应“先晶后胶”;4)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首批2000ml林格氏乳酸钠液已作为常规复苏措施。附表1 首批2000ml林格乳酸钠液20min内输入后的反应 _迅速反应 短暂反应 无反应 生命体征 恢复正常 短暂改善 无改善估计失血量 20% 20%40% 40%追加晶体液 不一定 必 需 必 需输 血 不一定 需 要 急 需备 血 配血备用 配好即输 紧急发血_手术干预 有可能 很可能

9、 极有可能 _附表2 急性失血的输液输血疗法_容量损失 建议的液体和血液 _小于20% 晶体液为主,不输血20%50%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红细胞50%100% 晶体液、胶体液;红细胞,可输部分全血 _大于100% 除上述外,白蛋白、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酌情选用附表3 急性失血补充疗法中的血液学指标 _指标 达到的水平_ 血容量 接近正常血红蛋白 大于100g/L血细胞比容(HCT) 大于0.32 血清总蛋白 大于50 g/L血小板 大于50109/L_PT,APTT 小于1.5倍对照 小结1、急性失血应迅速输液扩容而不是输血;2、输液要先“晶”后“胶”;3、在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

10、胞); 二、消化道出血概述: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急症 之一,常因出血量大,病情严重而危及生命 ,以屈式韧带为界,以上的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以下为下消化道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客观指标: 1、 在单位时间内失血量超过 1000 毫升,或循环血量丢失 20% 以上 2、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状态) 3、临床表现不同形式的呕血、黑便(血便) 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 粪便潜血出现( 阳性):消化道出血 5 l0ml 黑便:出血在 50100ml 呕血:胃内储积血量在 250300ml 出血量400ml不引起全身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 - 500ml引起全身症状 1000ml引起

11、周围循环衰竭 注意:出血积存于胃肠道 呕血中混有胃内容物 黑便、血便中混有粪便 附表4 出血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_ 血压(mmHg) 脉率(次/分) HB(g/L) 周围循环状况_轻度 15% 基本正常 正常 无变化 兴奋紧张头晕 中度 20% 下降 100 70-100 口渴少尿压差 重度 30% 120 70 心悸冷汗四肢凉恍惚输血指征: 血压120 次/分或加快 10 次/分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原则:及早纠正失血,防治继续出血,病因治疗方法: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止血措施:内科(药物、.内镜),手术介入一) 一般急救措施:卧床(体位),氧气 ,禁食心电监护( P.BP.R,) 尿量、神志 动态观察(呕血、黑便、血便),复查 HB.RBC.BUN。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1、立即配血(血型鉴定、交叉配合) 2、尽快建立静脉通道(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 3、补液:先输平衡液或葡萄糖(宜快)后输血、血浆代用品(低右、林格、706 代血浆) 4、另开通道予止血治疗 紧急输血指征: 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