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83980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 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省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指导意见(试行)(闽环保办20XX17号),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厦委办20XX50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厦委办发20XX6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监管中存在的盲区死角为重点,通过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及时掌握区域环境现状,有效预防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2、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隐患,促进区域环境安全,有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富美同安”建设。 二、目标任务 以村(居)委会为责任主体,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对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三、运行模式 (一)机构设置四级环境监管网格以村(居)委会为基础,由村(居)委会具体履行,其中各村(居)委会负责行政管理,区环保分局与镇(街)、场负责业务培训、指导和考核。 (二)人员管理 1、人员配置。根据各村(居)委会的企业数量、人口、面积

3、等因素,各村(居)均配置1名兼职环保网格员,由各镇(街)、场聘请。人员基本条件为:4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有机动车驾驶证,熟悉环保基本常识,能熟练操作电脑和使用智能手机软件。 2、人员经费。财政供养人员不予补贴,非财政供养人员定额包干经费每年6000元/人,相关费用经区财政局核准后拨付至各镇(街)、场,由各镇(街)、场财经办拨付村(居)统筹使用。 3、业务考核。人员上岗前各镇(街)、场应将其简历报至区环保分局汇总,由区环保分局组织岗位培训,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就职,否则由所在镇(街)、场重新聘用合格人员到岗。每年由区环保分局及各镇(街)、场根据其工作量、业务执行情况对其进行一次考核;考核通

4、过者可留任,考核不通过者将辞退并由所在镇(街)、场重新聘用人员,保证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符合要求。 (三)工作制度 1、监管“五定”机制。四级环保监管网格的责任主体为村(居)委会。镇(街)、场负责对四级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五定”监管,细化巡查报告,明确调查处理、沟通反馈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限,并制作工作流程图,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考核评价客观。 2、工作责任机制。上级网格与下级网格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奖惩措施。上级网格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下级网格人员工作内容。四级网格内部人员应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建立联动机制,认真履

5、行环保监管职责。 3、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内容包括网格的职责和责任人员、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查处环境信访问题和区域环境安全隐患等情况。公开的媒体包括相关企业、镇(街)、场或村(居)公告栏,网站、报刊、电视等。 (四)工作职责 1、负责配合镇(街)、场实施辖区内小型加工企业环保登记备案。 2、负责辖区内垃圾焚烧、扬尘污染的巡查和制止工作;负责辖区农村环境、流域、农业面源、工业企业、餐饮娱乐业日常巡查,协助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3、了解核实环保信访投诉,实施拍照取证上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及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制止违法排污行为。 4、配合上级网格开展辖区环境统计、污染源调

6、查及其它环保专项普查工作,健全辖区环保资料档案。协调网格间工作交流,完成上级网格交办其他工作。 5、已建立城乡社区网格站的村(居)应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网格站工作职责。 (五)信息化管理 1、依托现有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建立网格内污染源信息收集、汇总、公开机制,建立镇、村级污染源管理台账,利用网络、智能手机拍照取证及时反映监管信息,实现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 2、依托微信、qq群等电子交流平台,建立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及时进行信息交流。 3、推进环境监管信息系统使用。根据全市要求推进“智慧环保”服务平台系统的使用,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污染源自动

7、监控、视频监控,有效提升环境监管效能。 四、监督措施 (一)上级网格监督 上级网格(三级网格)要督查下级网格(四级网格)日常运行情况,建立并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二)纪检监察监督 发挥镇(街)、场纪检监察部门行政监督作用,保障四级网格体系正常运行,对失职渎职的、未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环境监管责任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三)公众舆论监督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电视、宣传栏、网络等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揭露和批评环境违法行为,增强公众环境意识,鼓励公众监督网格管理运行情况,参与环境保护。 (四)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排污者主体责任,四级环保监管网格应按时巡查,并及时上报违法排污单位,涉嫌环境犯罪的要及时协助掌握证据。对四级环保监管网格中失职渎职、未履行或不履行环保监管职责,不及时上报环境违法情况的人员,依法依纪实施问责,不能达到年度绩效考核要求的将给予辞退。 内容总结(1)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划分实施方案 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省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指导意见(试行)(闽环保办20XX17号),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厦委办20XX50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厦委办发20XX6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