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3969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报告 题 目: 鸡西建华皮带机厂新厂区的规划设计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 班 级: 09-1 姓 名: 毕彦东 学 号: 2009022815 指导教师: 耿雷 教师职称: 教授 一、前言工业厂区建设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工业厂区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建设。随着工业用地的迅速扩张,其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因而,工业厂区在规划时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工业厂房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兴旺与强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工业厂房的设计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工业正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

2、化,现代厂房发展迅猛,通过对种种表现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厂房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呈现出明晰的发展趋势1。近年来,我国每年完成的建筑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百分比为53:47,工业建筑占了一半以上,工业建筑发展迅速。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学科的不断增加和学科的不断细化,造就了传统工业技术不断升级换代,新型工业不断涌现,新工艺、新概念、新要求对厂区规划传统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需要新型的工业厂区,但我国目前厂区规划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工业建筑缺乏个性化设计的诸多问题2。二、问题的提出规划对每个厂区来讲都是件大事,规划即能描绘反映现实,又能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3、;不仅是工厂建设所依据的蓝图,也是整个企业的缩影;既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全盘构思的体现,又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工厂就可以按照规划来建设,避免混乱而不合理的建筑定位,整体布局形成理性、有机的统一体,给人以清晰明快、有条不紊的印象,从而实现合理布局、科学有序、条块分明、近远结合的建设目标3。规划顾及现实与发展,考虑到远景建设的需要,在厂区平面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各建筑单体比例和谐、轴线合适,从而使工厂的建设和发展步入理性轨道。厂区规划的必要性不在于规模的大小,无论大厂区小厂区都应该有厂区规划,大厂区有大厂区的规划,小厂区有小厂区的规划。合理规划不仅对初期建

4、设投资及续建资金的准备与投入具有明显节约作用,也对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产品可信度大有益处4。三、设施规划的性质与意义1.研究性质新建企业需要进行工厂布置。老企业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品种产量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都需要对原有生产系统进行调整,改进原有的平面布置5。(1) 新建与扩建企业。一旦选定了厂址,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工厂布置。(2) 产品需求的变化。当产品需求量远远超过了现有生产系统能力时,就需要新建或扩建厂房。而产品需求量发生较小变化时,会使得原有生产系统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需要对生产系统进行调整。(3) 产品的更新与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投入生产后,原有生产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而且新产品

5、往往要求新的设备或新的生产线,因此需要对原有布置重新做出调整。(4) 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往往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而影响物流系统工作状态,此时需要对生产系统进行改进乃至重新布置。(5) 生产系统发现薄弱环节。物流系统显著不合理,也有必要进行布局的平面布置。此外,还有许多诸如安全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可能要求对生产系统进行重新布置6。2.研究意义合理的平面布置能够充分发挥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若一个不合理的平面布局投入使用就需要经常改建和调整,会给生产造成混乱,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增加生产成本7。最佳的生产系统布局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缩短流程时间。由于各台生产设备保持有机联

6、系的布置,可以减少浪费与不合理,便于提高生产率。(2)减少在制品。由于物流均衡,减少了生产线上的在制品停留时间,减少了生产中间的库存。(3)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由于生产设备能力和负荷均衡,便于提高设备利用率。(4)减少搬运作业量。减少生产线上在制品数量、停留时间及搬运交叉现象,可以减少搬运作业量,并能确保安全。(5)提高生产柔性。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采用适当的设备布置形式,生产线易于扩大与补充,具有一定的柔性8。五、新厂区的规划设计方法及内容在制造业中,工厂布局设计主要是确定工厂的生产部门、辅助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位置9。合理和有效的工厂布置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最

7、具代表性的工厂布局设计方法是R缪瑟(RMuther)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法,该方法提出了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表示法,使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在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正是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给定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0。系统布置设计(SLP)一般经过以下步骤:(1) 准备原始资料。(2) 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3)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4) 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5) 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6) 修正。(7) 方案评价与择优。四、设施规划的原则与目标1.一般设

8、施布局的基本原则设施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物流、信息流、效率、成本和安全等方面,并反映一个组织的工作量,顾客印象和企业形象等内涵。优劣不同的设施布局,在施工费用上相差无几,甚至差的布局花费更多,但对生产营运的影响却有很大的不同11。总的说来,设施布局设计要遵守这样的一些基本原则: (1) 整体综合原则。设计时应将对设施布局有影响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以达到优化的方案。(2) 移动距离最小原则。产品搬运距离的大小,不仅反映搬运费用的高低,也反映物流流动的顺畅程度,因此,应按搬运距离最小原则选择最佳方案。(3) 流动性原则。良好的设施布局应使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

9、产流程连续化。(4) 空间利用原则。无论是生产区域或存储区的空间安排,都力求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5) 柔性原则。在进行设施规划布局前,应考虑各种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布局变更,以便于以后的扩展和调整。(6) 安全舒适原则。应考虑使得作业人员有安全感,并感到方便、舒适12。2.设施规划的目标一个设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因此必须以设施系统自身的目标作为整个规划设计活动的中心13。设施规划总的目标是使人力、财力、物力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既要确保规划的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14。不论是新设施的规划还是旧设施的再规划,典型目标是:(1

10、) 简化加工过程,缩短生产周期,生产流程的均衡性好。(2) 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3) 搬运的最佳化。(4) 对布置变更的应对能力强。(5) 力求投资最低,生产的经济性好。(6) 保护环境,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符合职业卫生的条件15。上述目标互相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必须要用恰当的指标对每一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达到总体目标的最优化。六、参考文献1 杨旭,曾有财.工业厂区规划与工业厂房设计体会J.技术交流,2009,2: 3538.2 王坤.浅析系统化布局设计(SLP)在工厂布局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论从,200,2: 230232. 3 程国全,柴继峰,王转,王华.物流设施

11、与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4 董建峰.金象减速机新厂区设施规划设计与研究C.2009.5 罗丹.厂区规划设计模块及形态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 J.山西建筑,2007,35:53-54.6 林永辉.论厂区规划模块设计及优化方法 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60-61. 7 M.J.Foster,“Scenario planning for small businesses”,Long Range Planning,26(1),1993.8 赵送机.有色冶炼厂厂区规划的物流分析 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9,06:14-18. 9 J.Gausemeier,A.

12、Fink,and O.Schlake,Szenario-Management,Carl Hanser Verlang,Munchen,Wien,1996.10 C.Hentschel,Beitrag zur Organisation von Demontagesystemen,PhD thesis,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1996.11 李伶俐.中小型厨柜家具工厂规划设计 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12 杨旭光.中小型橱柜家具工厂规划设计 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13 刘静.厂区道路和综合规划设计 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No.12209:29-32. 14 王桂林. 厂区规划设计探析 J. 美术大观,2010,No.26501:118. 15 江涛. 精益工厂设计在M公司新厂区规划的应用研究 D.中南大学,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