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3917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DOC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版 本 的 资 料 ,下 载 后 可 随 意 编 辑 !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这一重大判断增强了我们对于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我们开展防范金融风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根本遵循。上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开始逐渐产生重大影响,其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开出了“金融深化论”的方案。该方案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应该进一步深化和自由化,并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能够自然达到均衡,从而自动实现高绩效发展。如此,就不需要强调金融为实

2、体经济服务了。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这一发展方案,在取得经济的短暂发展之后,出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不能平衡,金融脱实向虚,并与实体经济争夺资源,最终带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停滞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过去几十年金融的深化和自由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问题不无关系。有鉴于此,人类对于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问题应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结合政治经济学对金融的学理判断,深刻分析“服务实体经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这一问题。首先,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容易出现虚拟化运行趋势,从而引发风险

3、。一般认为,“虚拟经济”一词是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的,这一概念包含着金融在现实运行中容易出现“脱实向虚”的基本意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谈道,“这种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马克思在这里谈到的独特运动,就是脱离实体经济的独特运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专门将1845-1847年的英国商业史作为一个案例来阐释金融的独特运动趋势及其带来的风险。马克思分析这个案例时谈道,鸦片战争为英国商业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这就为英国的棉纺织业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当时的人们认为,要支持扩张的产业,就需要金融的深化和自由化,于是,英国就出现了分期缴付认股资金等制度,这就带来股价的上涨,此后出现了“信用

4、可加以利用”以及“为什么不大干一番呢”等心理亢奋因素,这些社会性因素就带来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化运行趋势。这种趋势运行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金融风险,马克思谈道,“这次崩溃随着1846年农作物歉收而爆发了”。这个案例非常好地说明了金融虚拟化运行趋势并引发风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可以说是从“金融建设”层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次,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容易出现异化运行趋势,从而引发风险。“异化”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分析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本来应该用来发展人,却反过来控制了人,成为异化的力量。金融是人类

5、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类创造出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实际中却容易出现上文中谈到的脱实向虚的趋势,从而不发展人,且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人。上世纪70年代末,全球一些国家实现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后,逐渐衍生出一个庞大的金融利益集团,这个金融利益集团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金融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却异化为一种控制实体经济乃至人的发展的力量,金融的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出现分离,最终会导致发展停滞和风险加剧。因此,我们要防止金融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只有坚持以

6、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才能防止金融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进而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再次,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容易出现非本质化运行趋势,从而引发风险。金融的虚拟化和异化力量使得自由化金融容易出现非本质化运动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将自由化金融称为“颠倒错乱形式之母”。马克思认为,当时的“银行家”会有这样的观点:工资被看成是利息,因而劳动力被看成是提供这种利息的资本。例如,如果一年的工资等于50镑,利息率等于5%,一年的劳动力就被认为是一个等于1000镑的资本。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劳动领域以外的其他经济领域只不过是这种价值

7、的再分配,但是当时的资本家的思考方式错乱到了顶点,“资本的增殖不是用劳动力的被剥削来说明,相反,劳动力的生产性质却用劳动力本身是这样一种神秘的东西即生息资本来说明”。因此,金融的虚拟化和异化运行最终必然导致金融远离其本质这一根本问题。一个事物远离了其本质,相当于其游走在悬崖峭壁之中,肯定是风险重重的。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第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回归本源”,强调“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防止金融的虚拟化、异化和非本质化

8、运行趋势,落实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进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任务,就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确保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国家金融安全。服务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金融业才能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融通支持。在新时代,金融理论和实践领域应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进行积极探索,形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摘 要】 公文标题写作不仅要注重严肃端庄规范,也讲究美学视觉韵味。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约美、表述的精准美、外观

9、的规范美等方面试做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公文工作者美学素养提升之道。【关键词】 公文标题 美学视角 结构 语言 表述 外观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则公文的“眼睛”,也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公文标题写作是项严肃、庄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件需要运用美学原理的技术活。受特定行文目的和规定程式等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与一般文章的标题不同,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一则好的公文标题往往蕴含着可贵的美学因子,包括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规范之美。这就要求公文撰制者、审核者加强美学修养,自觉从美学视角来审视和指导公文撰拟实践,不断提升公文整体质量、擦亮

10、单位窗口形象。依笔者的浅见,公文标题之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

11、结构助词“的”。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

12、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

13、就不一样了。另一方面,应力求语义简洁明确,言简意赅,力避重复累赘,让阅文者和受文单位“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准确、有效地指导公务的作用。叙述事由时要用精炼浓缩的文字高度概括出正文的主题,避免事由中的动词同文种在字面和词义上的重叠,同时应注意词语的搭配得当,避免出现歧义和语病。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请求省财政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请示,事由显得比较啰嗦,其一,“省财政厅”系文件主送机关,可不必在标题中赘述;其二,“关于请求的请示”系语义重复,属于“过度客气”;其三,类似“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这样的兼语短语可改用动宾词组形式表述成“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更为

14、简练。综合来看,这则标题若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的请示,则既礼貌得体又干净利落,彰显简约之美。此外,对于有多层转发、批转关系的情况,公文标题的事由概述更应简明扼要。如某集团公司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转发的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标题如下: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见,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介词“关于”、多个助词“的”和多个文种名称“通知”,显得十分臃肿,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也困难,使阅文者不知所云。对这类公文标题的处理,可以省去中间的所有转发环节,直接由发文单位转发,并可省

15、略两个“关于”和“通知”,因此这则标题可改为:集团有限公司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从转变文风、作风的角度而论,笔者认为,应当彻底扫除长期以来层层转发文件的积习,让一级转发一级、照搬照抄照转的做法退出历史舞台,为确保政令畅通、决策执行、精神落实赢得时间和空间。具体到涉及需要转发上级文件的情况,可以采用工作要点提取法,将上级文件中明确要求本单位贯彻执行和组织开展的工作,提取成本单位发文的事由,必要时可在事由前强调“贯彻/落实XX单位指示/要求”。据此,上例可做如下修改: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坚决落实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或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切

16、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事由的核心元素,明确此次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以往的不同或侧重,具体以上级文件中所作的专项要求为依据)。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不清而引起歧义、费解甚至误解等问题。要使阅文者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发文机关的行文目的,以及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内容,从而提高公文阅读和流转的效率。例如,大学关于土地问题的请示这则标题便让人无法从字面上获取关键信息,是单位想申请划拨用地还是转让现有土地,是解决校舍用地面积不足问题还是协调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属于典型的表意含糊,阅文者只能通读文件后才能得知发文机关请示的真正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