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3857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

2、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 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做朗读指导。

3、 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四、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结构:总-分-总。 后附板书设计 五、默读课文。布置学生画出自己难以理解句子。 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难以理解的句子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握吹来吹去 ,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测的深渊。 在爱的结合中,我看

4、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者的三种激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最(是否)赞同作者的哪一观点?讨论 1(渴望)爱情(至高无上、纯洁无瑕之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识-人类(了解苦乐);自然科学(科技的威力,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社会科学(三大宗教、马列主义) 3(同情)苦难者-战争不幸者、天灾受害者、人祸带难者、贫困无助者、衰老无养者. 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你看出罗素的人格是怎样的 ?我们大家受到了什么样

5、的启发? 1自己被爱的幸福感-博爱(让其他人也能走进幸福的天堂) 2获取知识,提高生产力,了解人类内心的苦痛,实现终极关怀。(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召唤人类互相关爱) 3直接参与救弱扶困,拯救人类苦难,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他更加痛苦。且也身受迫害,但终其一生,执志不渝。(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

6、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总结: 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 辨别活着的价值、意义: 个人人类 假恶丑真善美 八、齐读本文,进一步感受罗素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九、作业:学习了这一课文 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即使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有所不同。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候的追求有是什么?”为题,写一篇想像性随笔。 文章结构板书设计 我 渴望爱情 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构造美好生活 为 何 追求知识 了解人类的心灵 全人类 领悟自然科学 参透社会科学 真善美会 而 生 同情苦难者 不幸的儿童 可怜的老人 无辜的平民 活着读后感:为活着而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