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83726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三小节小试身手的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汉语: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意思。而且含义都一样,十分形象,简单易懂。而外语就比如说英语,他是每个单词需要放进一句话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也就是说单个的单词所在每个话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汉字具有很强的表意性;英语具有表音性汉字是音节-语素文字;英语为26个字母组成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密切;英语没有实际上都是由主谓宾定状等组成但是排列上有区别二、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

2、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三、在不同语言里,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很难完全相同,即使有的表示词义相同,词语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也会有差别,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的象征义就是如此。例如,在英语中,白色被看成是圣洁的颜色,用于婚礼仪式;而在汉民族文化里,白色是悲惨的色彩,用于丧葬仪式。英语中红色多是与 / 战争、流血、恐怖、淫荡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汉民族在传统上就比较喜欢红色,即所谓尚赤,因此汉语中红色大都是褒义,具有热烈、喜庆、欢乐、革命等意思第二节一、1.两个 其:它的 实:实际数量2.一个 所以:是用来3.两个 以,把 为,当做4.一个 至于:到5.两个 指:指出,示:告

3、诉、显示二、是通假字,臭 通 嗅:香味,香气的意思。是古今义偏差较大的词。词义是缩小了的。古义为“脸色”,现代意为是“颜色”,词义扩大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现代专指女子的配偶。属于词义缩小睡古今词义相同,无变化三、1、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就消失。2、我要欺骗谁?难道欺骗老天吗?3、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于是(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4、万一有朝一日您(赵太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5、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6、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第三节一、从题目中给

4、出的陕北民歌歌词中可以看出陕北方言与普通话的一些不同点:(1)词汇:普通话“说话”在陕北叫“拉话”;普通话说“看、瞅”等,陕北话叫“瞭”;普通话的“泪珠”陕北话里叫“泪蛋蛋”。(2)语法:普通话中如果量词重叠,前面的数词只能是“一”或者没有数词,如“一个个、个个”,表示“每一个都”;而陕北方言中量词都可以重叠,如“三道道蓝”。普通话只能说“招一招手”,动量词前面不能加别的量词;而陕北方言的动量词后还可以加名量词“个”,如“招一招个手”。普通话里名词有时也能重叠,如“村村”,但表示的意思是每个村子,不能表示特定的村子;但陕北民歌里表示一个特定的村子也可以说“村村”,其他名词也可以重叠,如“面面、

5、话话”。普通话里说“看得见”,陕北话说“得见”,“得”表示“能”。二、现代汉语词典里词条后标有“方”标记的,大都是来自方言而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如何对待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如果方言词语具有普通话词语所没有的意义,或者能使词语更准确、生动,并且为大多数群众了解和接受,那么可以吸收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丰富普通话的词汇。例如“揩油(吴语)、硬碰硬(吴语)、吃不消(吴语)、咖喱粉(粤语)、巴士(粤语)、第一时间(粤语)”等;如果方言词的意思在普通话中本来已能够表达,或者大多数群众不能接受和认可这样的词,那么就不应该吸收这样的方言词,例如:葛儿(北京话,“死”)、歇菜(北京话,“结束、失败”)、拎不清(

6、吴语,“弄不清楚”)、小赤佬(吴语,“小孩子”)、呔(粤语,“领带”)、上堂(粤语,“上课”)等。而在语法方面普通话接受方言的影响比较慢,比如“你走先”,“给钱你”这样的说法就是一些年轻人受港澳、广东文化的影响刻意模仿的说法,但是还没有被普遍接受。三、正方论点:我国方言种类多,差异大,大到很多地方相互之间不能通话的地步,这种情形无疑给异地人们的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该考虑废弃方言,全国都说普通话。这样做可以彻底消除方言隔阂,让人们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加不同地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反方论点: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方言词汇、语法的特征都和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方言中还能折射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当地的自然特点、经济特点。此外影视作品使用方言还能让人倍感亲切,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