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36646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最美妇联人主要事迹作为妇联最美家庭,要全家人始终都互相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 事情就坐下来共同商量。下面是WTT整理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的范文,!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篇一赵艳强、朱长霞夫妇,家庭幸福美满,在村里可谓是家喻户晓。提起他们, 村民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们孝敬老人、夫妇恩爱、家庭和谐、一对儿女 可爱好学,他们是道德家庭的模范,更是致富的带头人,他们在善于经营家庭的同 时也善于搞生产和经营。平时也热心助人、邻里之间相处和睦,生活、生产方面在 村里能起到带头作用。一、响应村街号召带头致富赵艳强一家在以前并不富裕,全家收入来主要靠种地和打工,自从村里成立

2、了 “计生协会”,号召计生家庭发展庭院经济,由于赵艳强本人心灵手巧,能做的 一手好风筝,所以村协会确定赵艳强等几个家庭是村里的重点培养扶持对象,但当 时,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风筝制作没有打开销路,因此心里没有底,尤其害怕赔 本,村干部和计生办的人员多次不厌其烦地开导他们,作动员工作。于是他下定决 心起早贪黑地干,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乡、村计生协会不断帮助聘请专业人员到现 场解答疑难问题。经过努力当年获得成功,他们家第一次挣了1万多元钱,不仅还 清了贷款,也还清了部分债务,尝到了甜头。二、文明守法,优生优育赵艳强全家人拥护党爱国家,遵纪守法,他本人也是积极在向党组织靠拢, 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

3、。尤其在计划生育方面他们更是响应党的号召,严格按 照政策、方针来执行,在平时,他们总是能积极地参加乡上及村上组织的生殖健康 服务检查和讲座,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四周的群众,使他们能够尽量自觉做到知 法、懂法、守法。他们还能很好教育子女,使自己的子女也能待人礼貌、乐于助 人、尊老爱幼。他的大女儿赵洪云多次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三好学生及优秀少先队员 的称号。三、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夫妻结婚多年来相敬如宾,孝敬父母,对待孩子们严父慈母。由于他们自己 搞风筝生产的同时,还主动与计生协会会员结对子,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尽管这 样,他们在家里总是能及时抢挑重担,任劳任怨。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子女之间 都能团结和睦

4、、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即使有时由于夫妻二人太忙不能 很好的照顾孩子或老人,老人也会积极地支持夫妻二人的工作。这样和睦的家庭经 常被邻里挂在嘴边称赞。四、经营有方、乐于助人由于赵艳强夫妇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他们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赵艳强 等人在乡、村计生协会的带领下不断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交流和传播风筝文化艺 术、大胆创新,不断推动第什里村风筝事业的发展,带动协会成员共同致富。2021 年6月第什里风筝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我乡、村计生协的支持下,赵艳强带动广大会员经过努力,精心制 作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风筝,在廊坊时代广场、北京天坛等地常可看到由第什里 村风筝协会制作的

5、风筝,受到游客的好评。近两年来他们又在风筝制造上大胆试验,尝试各种高效经济的制作方法,大 大影响了周边村民,改变了守旧的制作方式,让他们都劳有所得。总之,他们在生产经营、家庭建设上都堪称模范,是村民一致称赞的典型。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篇二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 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即是福。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 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 绎着最

6、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这个家庭共六口人,户主叫,今年44 岁了,是县乡庄人,膝下一儿一女,尊父尊母康健,夫妻举案齐眉,家庭其乐融 融。他本人已经连任两届庄村委会主任,在的村委换届选举中因其为人善良谦和, 处事公正廉明,又高票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委会主任。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一家, 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受到乡里乡亲的一直称赞和好评。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 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岁那年,与张新书结婚,俩人白手起家,开始了共同创业 的步伐。创业初期,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转战千山万水,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长 达两个月,无暇顾及家庭,

7、常常心怀内疚。张新书在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女儿和 儿子,种责任地,养猪喂鸡,里里外外一把手,给创设了一个安定的大本营。有一 天,家里打来电报,说母亲中煤气十分危险,正在外地出差的闻讯后一路风风火火 赶医院,看到妻子给婆婆倒便盆、擦身体,背着母亲楼上楼下检查,他感动得热泪 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到董家来,张新书从 来没有和婆婆没红过一次脸,超过一次架,关系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 持,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9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饲养蛋鸡,这样 就可以不用在外奔波,一边

8、经营鸡场,一边照顾家庭。张新书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 累,也坚持要求去鸡场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 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 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鸡场很快打开了销路, 一年纯利润达4万元,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 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夫妇找准时机,转换经营项目,开始饲养肉猪,又取了成 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也给本村村民探寻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在,为了拓 展业务,方便接送孩子和老人,夫妇购置价值10万的索纳塔一辆,生活提前步入 了小康行列。三、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9、作为本村村委会主任,一直从自我做起,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 策,从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并且,张新书还协助计划生育 宣传员走访串户的讲解政策,遇到违犯规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还会几次前往做思 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化解问题。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妇更是言 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张新书说:“教育孩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遵 循一个110的教育原则: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 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他们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 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儿子和女儿都看在眼里。受夫妻俩的影响,儿子 董,女儿董都形成了

10、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学习上也 十分上进,一直是乡邻们夸赞的好儿女。四、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担任庄村委会主任以来,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 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由于他是主要干部,很多 时候都是在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误了自家的农活和经营,但他从无怨言,妻子父母 也很理解,从不抱怨。夫妻二人的乐于助人也是人人知晓的,从义务传授养鸡养猪 技术,到主动调节邻里不愉快,在庄村,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妇的身影。 邻里邻居好多时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从不拒绝,每次都是一颗热心 肠的全力相助。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

11、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 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 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 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 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 相处、互敬互爱“。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 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 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妇联最美家庭事迹范文篇三在市街道办事处

12、行政村民组有这样一个家庭,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 境,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们传为话。一走进、李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 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的82岁母亲杨善秀老人正坐在沙发上,高兴地看着电 视节目。每当客人、邻居和老人谈起她的儿媳李时,老人特别满足地说:“结婚就在 一起住,年,我这儿媳没的挑。这 年里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亲闺女也比不 上她。有好吃的他们就吃一顿,然后留下来我多吃几顿。”李,今年38岁,一位 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脱贫致富,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助 困难乡亲,终于赢得了家和、民富、万事兴,树立起新时期农村青年妇女的

13、新形 象。1993年,李嫁到了街道办事处行政村村村民老李家,当时面对她的是这样的 状况:3万多元的债务,上有公婆、下有小姑子和5个哥哥邻居们在背地里议论: “老李家里里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老的老,小的小,苦日子在后头呢,过不了多 久,新媳妇就得分家另过。”然而,善良、正直与不服输的个性使李勇敢地接受了 这一切,并知难而进。她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路,让日子一天天过得好起 来,创建出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老李家原有两亩葡萄田,李利用自家的这一条件,把脱贫致富的目光选定在 发展葡萄种植业上。她通过到外地学习取经,到市场考察行情,意识到要使种植葡 萄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更新品种,选择产量高、口味好、

14、适合市场需求的葡 萄。她的想法开始曾遭到婆婆和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满足于老品种带来的既得微 薄经济收入,生怕李搞新品种砸了锅。在李的一再说服下,家人最后同意留出三分 地做实验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向娘家借了 4000元钱,买来了新品种葡萄 苗,一头扎进实验田里,精心栽培,细心管理,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她还在葡 萄档间种上百合花等矮棵作物,当年便收回4000元的投资。功夫不负有心人,3 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新品种结出的葡萄果粒大、颜色正、味道好,一上市便供不 应求。葡萄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但还清了3万多元的债务,而且还建 了5间房子,整套的家用电器也搬回了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真像

15、芝麻开花一样节 节高。在家庭美德方面,年如一日,李精心伺候着老人,从不嫌脏,毫无怨言, 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当谈起家庭和睦的原因时,李觉得这是父母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传统,而尊 老爱幼的言传身教又影响了下一代子女。俗话说:家和万事兴。1994年的春天,、李的女儿李出世了,看着活泼可爱 的女儿,、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们商量着响应国家号召,只要一个孩子,于是 在婆婆的支持下他们很快领区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婆婆杨善秀每天照看孩子忙 忙碌碌,儿子儿媳心里非常感动,这更增加了这个大家庭的亲情。从此以后,这个 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份天伦之乐。现如今的李是个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 六年级学生,担任六年

16、级中队的中队长。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 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 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 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 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 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 料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她从一年 级至今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几年来,李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 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生”的称号,还几次获学校“优秀班干部”的称 号。此外,她还多次在校级的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成绩面前,她从不 骄傲,仍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年里,在、李的记忆中,全家人始终都互相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 遇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