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836570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所见牧童骑黄牛,。,忽然闭口立。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的“欲”的意思是_。3诗中提到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的作者是(_)的(_)。妆的意思是:_,丝绦在诗中指的是_,这里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首诗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我们还学过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有_。3. 日积月累。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_旧曾谙。_红胜火,_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解释这首词中加点的词。谙:_胜:_蓝:_3回答:这首词

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_4. 课内阅读。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与、并称“三苏”。2这是一首_(题画诗写景诗咏物诗),诗中“欲”的意思是_。3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想到的?请把相关诗句摘抄下来。看到的:_想到的:_4全诗写了竹子、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5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_5. 先把下面错乱的诗句重新排列,再选择填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天寒白屋贫( )日暮苍山远( )风雪夜归人( )柴门闻犬1诗的作者是唐(李白刘长卿杨万里)。(用“”画去错误答

3、案)2把错乱的诗句重新排列,将序号填在“( )”里。3“白屋”的意思是()。A.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B.白色的屋4第( )、()写诗人所见,第()句是诗人所闻,第()句是诗人所想。6. 古诗阅读理解。望天门山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首古诗_。3这首诗描写了_、_、_、_等景物。4诗中描写长江冲破“天门”的诗句是:_。5诗句“_,_”写出了青山耸立、孤帆红日的壮美景象。6诗题为“望天门山”,我认为诗人是在( )望天门山。A.天门山脚下B.天门山山中C.行驶的小船中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7. 阅读古诗绝句,回答问题。绝句

4、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我们课本上学习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是一首五言绝句,而这一首则是_绝句。2“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中以_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得更加生动活泼。3与“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意思对应的诗句是什么?_8.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残阳:将要落山的太阳。瑟瑟:碧绿色。怜:爱。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弯如弓。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是从_这个词判断出来的。2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手

5、法的一句是:_9.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读古诗完成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句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动的景物有(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来了,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2诗中的哪几句是实际的景物?哪几句是作者的想象?_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释:桐庐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的部分。广陵:即扬州,又

6、称维扬。建德:桐庐的邻县。这里泛言桐庐、建德一带江域。海西头:指扬州。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孤寂之感的。_2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_11. 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3山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在你的生活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谈谈你的感受吧!(100字左右)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川:子规:才了:3理解“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的意思。_4古诗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_。13. 古诗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异乡:_佳节: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代大诗人_的作品。全诗抓住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的感情,诗中“_”一句道尽了万千游子客居他乡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14.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将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著名诗人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