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356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赠汪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赠汪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赠汪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赠汪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赠汪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赠汪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赠汪伦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赠汪伦教学设计班级:启喑三年级 授课教师:曹小芸、姚望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122赠汪伦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设计意图一、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字。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提倡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注意纠正。2、调

2、动生活体验识字。调动生活体验,获得字音形象,如体育课上“原地踏步”的“踏”;扩词,降低识字难度,加强意义识记,如泪汪汪、汪老师、一叶小舟、风雨同舟;创设生活情境,利用课文语境,综合运用生字词。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课文出现的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交流。如根据“赠”的意义说几句话;描述你见过的或想象到的“潭”的情景。3、指导写字。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舟”字的笔顺是:“乘”的撇捺要舒展。二、古诗因语言精炼而意蕴深长,但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要使学生感悟诗歌情境,合理指导朗读。教学时可以突出下面几点。1、突出范读。教

3、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2、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3、品味语言。“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或“又”?4、编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古诗编故事,促进对古诗的理解,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共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聋人教师活动听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二、引导提问

4、、体会感情 三、角色扮演、感同身受四、学习诗歌、了解内涵五、总结全诗、复述内容同学们好,请坐播放视频看完了视频,同学们都知道了,视频里面是谁和谁啊?请同学起立回答: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看到视频里,丁老师和汪老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丁老师要搬家了,就不能和汪老师一起玩了,在离开的时候,丁老师和汪老师的心情怎么样?同学们知道吗?汪伦是唐开元间任泾县令,那时候,他特别崇拜李白,因为李白写诗特别厉害,所以就想认识他。老师已经把汪伦介绍完了,我想一个同学来介绍介绍李白,李白是谁?他有什么爱好呢?请一个同学起立回答。我是汪伦(扮演对话)李白害怕汪伦舍不得他走,第二天,李白打包好所有的行李,便想悄悄

5、地离开,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李白真的走了吗?汪伦来送李白了吗?我们通过今天学习的这首诗赠汪伦就知道了。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手语也特别漂亮,那同学们读完过后,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说了什么事情呢?什么意思呢?请同学起立回答。“李白乘舟将欲行。”解释:乘舟、欲、行。李白乘坐着小船将要离开了。“忽闻岸上踏歌声”解释:忽闻、踏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先看第一小节:“桃花潭水深千尺。”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小节说的是什么?一尺深,一尺是多长啊?有没有同学知道?我来告诉大家,一尺约等于0.3M,那一千尺就是有300M左右了,桃花潭的水真的有300多米深吗?李白拿尺子量过

6、吗?那为什么会说桃花潭水深千尺呢?哦,是这样的吗?那我们接着学习最后一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不及汪伦送我情。”解释:不及通过这一句,我们就知道了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我李白和汪伦的感情,这句话呀,就足以说明,李白和汪伦的感情特别地深厚,比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学习完了这首诗,曹老师有几个小问题想考考大家。现在请同学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请五年级的两个学生)说得非常好,曹老师也想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了,这首诗说的是李白和汪伦分别时候的场景。李白乘坐着小船将要离开了,突然听到岸上有人用脚打着拍子,唱着歌的声音,他转过头,发现是汪伦和村民们都来向他告别。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但是

7、都比不上汪伦给我的感情,我们的友谊比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厚。同学们都扮演得非常好,曹老师和姚老师也想来演一演,当个小演员,我们也来演一演。(扮演角色:汪伦。李白乘船离开,汪伦上前送别,互相作揖,挥手告别。)休息同学们好,请坐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关系都特别好,大家都喜欢每天生活在一起,可是,每个周大家都要回家,都要离开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不能在一起玩了,同学们的心情都会非常的难过,今天啊,老师要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完过后,我想请同学们自己来说说,视频里的两个好朋友她们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的,丁老师和汪老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她们要分

8、开了,当然非常舍不得,最后啊,丁老师还写了张小纸条给汪老师,告诉她: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汪老师看了纸条后非常地感动,她们的感情实在是太深厚了。在古时候啊,也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今天,我们也要来说说古时候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来,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读标题赠汪伦。是的,李白不仅喜欢喝美酒,喜欢游山玩水,他还特别喜欢写诗。看来,同学们对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还挺感兴趣的,那汪伦和李白是怎么认识的呢?同学们知道吗?那今天我和曹老师就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让我们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李白为什么要赠送汪伦一首诗呢?我是李白(扮演对话)他们每天喝酒,每天吃肉,每天看桃花,每天骑马,玩得非常开心,慢慢地,两个人变

9、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李白因为有事情,所以要离开了。好,同学们,先看姚老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都大概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那我们今天就一句一句地来学习这首诗,好好地体会一下李白与汪伦的感情。我们先来读一读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我们连起来读一遍,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第一句。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没有感情,要把李白舍不得离开的感情读出来,看老师来读一次。“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同学们再来读一次。读得非常好,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10、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句。先来读一读第二句,我想找一个同学来试读一下。那这样的感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读一读,我们分别请每一个同学都来读一读最后这一句,好好地感受下李白和汪伦的感情。看来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深厚的友谊了,也读得非常有感情,我们再把整首诗一起读一读,用心去体会这首离别的诗。在上课之前,是我和曹老师扮演的李白和汪伦,现在,姚老师想请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感受一下他们分别的场景。请两个同学扮演。(扮演角色:李白。李白乘船离开,汪伦上前送别,互相作揖,挥手告别。)好的,同学们,李白和汪伦都分别了,老师也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同学们下课后,一定要多读读这篇诗歌,感受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感受他们离别的情感。下课。休息老师好看视频丁老师和汪老师她们要分开了,他们在告别丁老师和汪老师的心情都非常难过。李白是唐朝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有两个爱好:一是喝美酒,二是游山玩水。不知道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